《中国社会科学报》专版介绍我校本硕博一体化“特需人才”培养模式

2019-01-10 09:55:14  新闻中心  历史文化学院 

我校开展根亲文化研究与两岸交流活动,缘自20世纪80年代初闽方言调查时发现的“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以及凝聚而成的中原根亲文化。历30余年积累与建设,至2017年,“根亲文化与两岸交流”设为校级重点建设特色学科(群),中国史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设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方向,根亲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中心确定为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高端智库。以此为基础,与闽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成功将根亲文化资源转化为培养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特需人才”的优势资源;运用根亲文化资源构建本硕博一体化“特需人才”培养模式,获批2017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在海峡两岸产生较大影响。2019年1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专版刊登我校根亲文化研究团队尹全海《运用根亲文化资源培养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特需人才”的缘起与目标》、余纪珍《本硕博一体化“特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以及历史文化学院2015级本科生屈亚楠、2018级硕士研究生鲁瑶和贾棚仁、2017级(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彭青惠等系列文章,全面呈现我校本硕博一体化“特需人才”培养成果。现附上全文。

微信图片_20190110100740.jpg

运用根亲文化资源培养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特需人才”

尹全海

中原地区丰富的根亲文化资源、信阳师范学院30余年(1982—2017)根亲文化研究成果和近10年(2009—2017)将根亲文化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资源及教学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特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阳师范学院根亲文化研究,缘自1982年闽籍学者在河南固始进行闽方言调查时发现的“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及凝聚而成“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独有的根亲文化。河南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具有丰富的根亲文化资源。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故里、伏羲故都、90%的中华姓氏,以及客家人、闽南人和广府人等特殊族群之祖根地均在中原。特别是台湾同胞对中原姓氏入闽迁台的历史记忆,及其挥之不去的“光州固始”印记,在两岸交流中发挥着独特的纽带作用,可谓培养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特需人才”的珍贵资源。研究团队自2009年持续举办“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学术研讨会”、协办“中原根亲文化节”, 至2017年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央台办委托调研课题和国务院台办对台宣传课题等十余项;出版“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丛书”“中央政府管理台湾历史文献丛编”等15种,在涉台智库建设、推动台湾同胞中原寻根和两岸青年双向交流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成为全国对台交流重要研究基地。

信阳师范学院以根亲文化为纽带推动两岸青年双向交流,培养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特需人才”的教学实践,始于2011年暑假信阳师范学院与台湾夏朝联合会、台湾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东亚儒学论坛暨研习营”,信阳师范学院师生一行11人应邀赴台参加研习活动;次年,信阳师范学院与台湾夏朝联合会、台湾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两岸青年中原文化研习营”,来自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11所高校师生55人走进中原,感知中原文化之魅力,从而实现豫台两地大学生双向交流。其中,信阳师范学院赴台参加研习活动的大多数同学,以根亲文化与两岸交流作为学士学位论文选题方向,或选择报考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的硕士研究生。2016年,信阳师范学院与闽南师范大学签订联合培养“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项目”,2017年实现首届在台招生,从而形成本硕博一体化“特需人才”培养模式。

为充分发挥中原地区丰富的根亲文化资源优势,系统总结信阳师范学院30余年根亲文化研究与两岸交流成果,结合联合培养“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项目”的实践进程,根亲文化研究团队提出运用根亲文化资源建构本硕博一体化“特需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在更多的地方高校推广应用,扩大受益面,凸显其辐射性和示范性,并最终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地方高校通过将区域特色学科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资源,科研成果迅速进入教学实践,实现以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二是以本硕博一体化“特色人才”培养成果,反哺或强化特色学科建设,促使信阳师范学院根亲文化与两岸交流特色学科(群)率先进入国家一流团队。

信阳师范学院运用根亲文化资源培养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特需人才”的初步实践,受到国务院台办、全国台联会和河南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2013年,“豫台大学生双向交流”获批国务院台办对台宣传项目。同年,河南省教育厅委托信阳师范学院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联合举办“首届台湾大学生河南冬令营”活动,来自台湾9所高校50名师生走进中原。2014年,信阳师范学院申报的“两岸青年中华传统文化研习营”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2016年1月20日,由全国台联、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台联共同主办的“2016两岸青年中原文化研习营”在信阳师范学院开营,40名来自台湾的师生参加本届研习营活动。同年,信阳师范学院报送的“挖掘根亲资源 缔结两岸情缘”荣获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主办的“2016年河南省高校统战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

本硕博一体化“特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

余纪珍

根据信阳师范学院30余年根亲文化研究成果和近10年将根亲文化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资源积累的成功经验,我们把运用根亲文化资源培养本硕博一体化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特需人才”的实践路径,概括为“从实践中来”与“到实践中去”两个环节。其中,“从实践中来”系指对信阳师范学院30余年根亲文化研究成果和近10年根亲文化与两岸交流活动进行理论总结的基础上,从培养主体、培养层次与方式和知识体系三个层面,建构本硕博一体化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特需人才”培养模式。

豫闽台三地高校协同培养。由中原姓氏入闽迁台的历史记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同胞中原寻根活动,凝聚而成的根亲文化,为豫闽台三地高校协同培养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特需人才”的共享资源。先是自2011年信阳师范学院与台湾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两岸青年中原文化研习营”“东亚儒学论坛暨研习营”,次年闽南师范大学与台湾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习营”,至2016年信阳师范学院与闽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最终促成信阳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运用根亲文化资源协同培养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特需人才”。

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层次。运用根亲文化资源培养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特需人才”,最初是在本科生高年级同学中选拔参加研习营活动。通过自愿报名、考试(面试)环节,确定赴台参加“两岸青年中华文化研习营”学员,并以根亲文化与两岸交流作为本科论文选题及考研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现在信阳师范学院中国史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设“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方向,保证每年招生名额。博士研究生培养,系通过信阳师范学院与闽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项目”具体实施。

课堂教学与研习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以根亲文化资源培养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特需人才”,涵盖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其中,课堂知识涉及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政治传播学等,保证同学们在两岸交流中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素质要求涉及知识品德素养、情感体验和政治意识等。为达此目的,在培养方式上,除课堂教学之外,主要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研习营”和“研习班”。如信阳师范学院与台湾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东亚儒学论坛暨研习营”“中原文化研习营”,闽南师范大学与台湾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习营”等。

“到实践中去”,是指以信阳师范学院建构的本硕博一体化“特需人才”培养模式指导其他高校的实践活动,凸显其辐射性、示范性,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检验“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逐步扩大受益面。

在理论意义上,把区域特色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资源,是地方高校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特色发展理念、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如此可在发展思路上避免与高水平大学进行同质竞争,有望在某一学科率先进入国家一流团队。根亲文化与两岸交流,作为区域特色资源和优质学科资源,一旦转化为培养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特需人才”的教学资源,上升到国家层面和国家战略,被赋予国家使命,将蕴含强大竞争力。

在实践层面上,地方高校都拥有特色鲜明的区域资源,均有可能成为人才培养的优势资源,同样可能上升到国家层面和国家战略,被赋予国家使命。因此,信阳师范学院运用根亲文化资源建构本硕博一体化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特需人才”培养模式,对地方高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在借鉴推广中逐步完善。比如, “中原文化研习营”与“闽南文化研习营”可合二为一,名为“两岸青年中华文化研习营”,信阳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每年轮值举办,有望与全国台联主办的“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一样,成为两岸青年交流的另一特色品牌。

首任巡台御史黄叔璥的巡台奏陈

鲁瑶

巡台御史,巡视台湾监察御史之简称。自康熙六十一年(1722)初设御史巡台,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共47位御史奉旨巡视台湾。首任巡台御史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人黄叔璥,于康熙六十一年元月二十五日自京出发,“历燕赵、齐鲁、吴越、以达闽海”,于六月初二日登鹿耳门,抵达台湾。一年任满、留任一年,于雍正元年离任返京。黄叔璥两年巡台期间,就台湾驻防、设官建制、科举教育等向朝廷如实奏陈,建言献策。

奏请台湾总兵仍驻扎台湾。清廷收复台湾后,“弃留之争”持续不断。如康熙六十年,金门总兵黄英奏称,“将台湾总兵移改澎湖,台湾设立副将,与水师彼此接应;遥度形势尽善之谋,无大于此”。黄叔璥不以为然,他在“总兵仍驻扎台湾”折中称,澎湖虽是台海咽喉紧要,但终是弹丸之地,原有官兵足以镇守;安平水师及南北路副、参各员与台湾副将职位相当,遇事各持己见,总兵难以调度。他还认为澎湖固台湾之门户,而台湾实澎湖之腹心,形势重于澎湖,关系沿海各省要害。一旦总兵改驻澎湖与台湾悬隔,往来船只俱候风时,澎湖兵力无法及时支援台湾。朝廷最终接纳了黄叔璥关于“台湾总兵仍驻扎台湾”的建言。

奏请增设彰化一县。台湾复归版图,初设一府三县,其中,北部诸罗县辖区较大,管理中弊端渐露。有鉴于此,黄叔璥与吴达礼,于雍正元年五月奏“台湾诸罗县北请增设一县”折称,诸罗县在台之北,南北延绵千余里,东临山、西临海,县尉只能管理诸罗山至府城数百余里,其余地界因往返困难,官员多受保长欺瞒。黄叔璥等人实地勘查,奏请增设彰化一县,并设知县、典史各一员。以虎尾溪为界,近可防治三林、鹿仔,远可控制淡水、鸡笼;北至淡水数百里增设巡检司一名,专管民番事务,从而加快了彰化等地的开发进程。

发展儒学,推行教化。黄叔璥奉旨巡台之时,朱一贵事件刚刚平定,台湾教育大受重创,“学宫飘摇飓风霪雨间,颓然欲尽”。至雍正二年仲秋,台湾县学得以重修,儒学教化始有接续。现存黄叔璥《重修台湾县学碑记》称“学校之设,所以长育人材,一道德、同风俗,教孝、教忠也”;通过“父教其子,师勉其弟,日引日上”,百姓遵礼守义,学子勤于学习,自可实现“道德一、风俗同”。黄叔璥藉重修台湾县学,撰《重修台湾县学碑记》,吁请台湾兴办儒学,发展教育,开化民智,教化番民,从中反映出黄叔璥对台湾儒学教育的期盼,期待中华文化在台湾落地生根。

钦差御史巡台,是清代中央政府对台湾实施有效管辖方式之一。巡台御史虽为七品科道官员,因其代表朝廷、奉旨巡台,意味着皇权直接介入对台湾的治理。巡台御史就台湾地方事务,直接奏陈朝廷,在中央和台湾地方之间建立一条能够推行朝廷政令、反馈地方舆情的信息通道,从而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实际控制能力和有效管辖。

台湾开漳圣王信仰及其社会职能

彭青惠

台湾民间信仰,无论是自然崇拜,还是神明祭祀,大都是随大陆移民而传播至台。其中,开漳圣王信仰最具代表性。陈元光(657—711),字廷炬,号龙湖,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总章二年(669)奉命随父平定泉潮“蛮獠啸乱”,并于垂拱二年(686)上《请建州县表》,获朝廷批准设立漳州,任首任漳州刺史。景云二年(711)陈元光平定叛乱时遭袭殉职,“百姓闻之,如丧考妣,相与制服哭之,画像祀之”,是为陈元光祭祀之始。陈元光因有大功于漳州百姓,被尊为开漳圣王,至今开漳圣王庙宇遍及东南沿海,信众超过2000万人。

明末清初,随着沿海居民大批渡海迁台,开漳圣王信仰随之传播台湾。自乾隆二十六年(1761),彰化城西建威惠王庙,至2018年全台开漳圣王庙宇多达78座;开漳圣王信仰的社会职能亦随台湾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及“现代社会”的转变而演进。台湾进入定居社会之前,台湾开漳圣王信仰主要是充当台湾漳籍移民的保护神。清初台湾与陈元光父子从中原到闽南地区“开漳”时的社会环境极为相似,陈元光在台湾漳籍移民心中就是垦殖、平叛的神明。据说当时流传着许多开漳圣王以“神兵助战”或以“神示”帮助漳籍百姓的故事。另外,“台湾之民不以族分,而以府为气类”,“漳人党章,泉人党泉,粤人党粤”,械斗之风盛行。为了得到陈元光的“神灵庇佑”,漳籍移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区,聚落建成之初,就会设立石室小庙或修缮茅庐奉祀开漳圣王。信众们除日常进香祭拜外,每逢初一、十五,特别是农历二月十五“圣王生”,都要到附近的开漳圣王庙进香祭拜,场景十分壮观,“演剧祝寿,匝月不休”。台湾从移民社会过渡到定居社会,“祖籍分类”意识淡化,开漳圣王信仰的社会职能逐渐恢复其民间性和日常性。如信众们或因敬慕开漳圣王之功绩而奉祀之,或因得到开漳圣王的庇佑而答谢之,或遇重大决策而求助于神灵或“神示”。

现代台湾开漳圣王信仰已经跨越族群。如始建于乾隆四十年的桃园大溪仁和宫及其分香子庙,分属客家人、闽南人、原住民与畲族的“江有源”“赵盛隆”“王太原”“萧合成”及蓝姓族人,一直参与经营,打破了“闽南人才拜开漳圣王”的观念。20世纪80年代之后,台湾开漳圣王信仰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纽带。如1990年12月“陈元光与漳州开发国际学术讨论会”在福建漳州举行,台湾开漳圣王信众70多人踊跃参加。2009年在陈元光家乡河南固始举办“首届中国固始根亲文化节”期间,台湾开漳圣王文化研究会、开漳圣王信众近百人组团与会。陈元光从统帅中原将士戍闽开漳、成为开漳圣王,千年之后香火随移民渡台,成为台湾人民的保护神,生动再现了两岸同根,是一家人。

第七届儒学研习营活动侧记

屈亚楠

台湾师范大学牵头举办的“东亚儒学论坛暨研习营”活动,始于2011年,此后每年暑期举办一届;每届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东亚国家近百名青年学生参加研习活动。第一届研习营以“跨文化视域的儒家伦常”为主题;“中华文化基本教材的实践”“庶民儒家伦常”“生命伦理与环境伦理”等分别是此后六届的活动主题,均收到很好的研习效果。

自第一届起,信阳师范学院师生均应邀赴台参加研习活动。我有幸成为2017年第七届儒学研习营的学员。记得学校于当年4月初发布赴台参加儒学研习营的遴选公告,然后通过自愿报名、专业课考试、综合面试等环节,最终遴选张文凯、于鹏程、屈亚楠、郑铭、吴梦冉5位同学参加第七届东亚儒学研习营活动。我成为其中一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己认真学习、积极准备和老师热心的指导。8月10日,我们五位“幸运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期待已久的第七届东亚儒学研习营。此次活动围绕“生活美学与生命教育”主题;演习过程包括开业典礼、课程活动、小组讨论、文化参访、课程反思、篝火晚会和结业典礼等。8月10日上午9点,首先礼敬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拜师礼,礼毕后由台湾师范大学的潘朝阳老师、信阳师范学院陈登报老师为学员做人文教育。在第一天的活动中,潘老师作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主题演讲。潘老师曾受邀在信阳师范学院做学术报告,我个人对他的演讲印象深刻。潘老师讲解古代日常礼乐十分生动,关于古代才子去拜访达官贵人之礼和家庭生活中兄长、兄嫂、父母之礼仪尤为精详。之后的三天,我们以晨间武术操练与山林散步开始营队学习生活的一天,日间有讲座、古琴、茶道、花艺、书法等研习课程,晚上是学员们的生命感悟交流活动。通过白天研习和晚上交流等系列活动,学员们浸润在儒家诗书礼乐的文化涵泳中,体悟生活动力。其间学员们分组分享感动自己生命的一个小故事,我向学员们分享的是“平凡暖心的宿管阿姨”的故事。在最后师生合影留念环节,大家都显得依依不舍,期待来年再相聚。

此次儒学研习营活动,不仅让我对儒家文化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懂得了积极地修炼内心,乐于助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瞬间,尝试将“美学生活和生命教育理念”研习内容融入自己的生活,努力做一个懂生活、会学习、有理想、有行动的“悦乐君子”。借此机会我也祝愿“儒学研习营”活动越办越好,真正成为两岸青年交流的“桥梁”,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独特的贡献。

台湾最后一位进士汪春源的家国情怀

贾棚仁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朝收复台湾,开科取士“同内地例”,中华文化随之普及全台。自康熙三十三年陈梦球荣登台湾首位进士,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汪春源名列三甲进士,共有33位士子蟾宫折桂,尽显清代台湾学子一代风华。汪春源作为台湾最后一位进士,赴京会试时参加公车上书,仕宦江西九年,励精图治,造福一方,晚年寄居漳州仍心系国家,充满无限的家国情怀。

公车上书第一人。汪春源(1869—1923),台南府安平县(今台南市)人。光绪八年(1882)考取秀才,光绪十四年中举人。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举国震惊。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汪春源闻之若五雷轰顶,随即与在京会试的台湾举人罗秀蕙、黄宗鼎,联合在京台湾进士叶雁题、李清琦啼血上书都察院,呼吁万勿割让台湾。汪春源等五人上书,康有为大感敬佩,于4月22日起草“上今上皇帝书”,1200多名举人纷纷连署,汪春源亦参与其中,即“公车上书”。因汪春源最早联络台湾举人上书都察院,被称为“公车上书第一人”。

仕宦江西,造福一方。据《汪进士自述》记载,汪春源于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进士及第后,即“签分江西”,出任江西乡试同考官。其间,他大举寒门生员,传播维新思想。光绪癸卯《江西闱墨》所记该科第7名黄为基、第14名扬翼寰策问墨卷,均蕴含富国强兵宗旨。乡试结束后,即赴大庾县处理税务,因政绩突出,同年十月奉檄署宜春知县。据宜春市史志办发现的“宜春县讼师秘本”记载,汪春源在宜春任内查办“借债推骗”等案件时,据情据理,赢得百姓赞誉之声。1905年汪春源改调建昌知县,任内努力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如缉拿横行乡里的统役杨发,与教士樊体爱合作处理教案,建昌百姓和天主教会得以相安;重修考棚,助推建昌教育事业发展。1907年汪春源奏补安义知县,为减轻安义百姓重负,周历各乡,勒令乡绅交足税赋;倡导各乡多办私塾,被称为“砥砺任事,实为州县中不可多得之员”。

归隐心系国家。1911年汪春源调署安仁知县,上任不久,辛亥革命爆发,随即重返漳州。汪春源善书法,兼具诗人和书法家双重身份,与施士洁、许南英并列台湾著名书法家。晚年以教书为业,著书立说,往来漳州与鼓浪屿之间,与离台内渡的台湾进士施士洁、许南英等隔海吟咏,思念家乡与亲人,盼望台湾能早日回归。

清代台湾科举制度推行210年间,共有33位台籍进士。受海峡阻隔,他们在当地取得生员资格后,要渡海参加福建乡试、赴京参加会试,路途遥远而艰辛,且有生命之虞;“黑水沟之险”并没有阻止台湾青年学子服务国家的决心。33位台籍进士,或出仕朝廷、尽忠职守,或为官一任、造福乡里,或回归台湾传播儒学、教化百姓,在海峡两岸历史文化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值得研究。

编辑:王哲谦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