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

2022-07-06 11:26:13 

好学不倦 满腹经纶

他用理性思维感受文学的浪漫

春风化雨 诲人不倦

他以书为媒介授桃李天下

钻坚研微 潜精研思

他在漫漫书海中找寻真理之光

他就是

教育科学学院的张建国老师

谭山朗朗

人物介绍 

张建国,现任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讲授德育原理、教育哲学、教育名著选读等课程。

先后在贵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取得理学学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取得教育学硕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取得教育学博士。他自2014年来到信阳师范学院工作至今,发表多篇教育学论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青年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教育理论研究”。

好学不倦 满腹经纶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张建国老师热爱读书,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他与不同类型的书籍邂逅。学生时期他阅读学习的书籍,年龄渐长,他选择阅读更多拓展视野的书。对于书籍的种类,除了与专业相关的哲学类教育学类书籍之外,他也会去读其他领域的名著、书籍。张建国老师始终认为,读书是沟通人类与外界的桥梁,要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增加对外界的接触,不能与社会脱节。

拜读名家大作,可造就雄辩之才。在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时,张建国老师表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书籍是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柏拉图的《理想国》。这三本名著对他来说已经达到了一种艺术的程度,书籍中写作的逻辑、知识的深度都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阅读名著,可以让我们领略不同的思维方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考尔德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张建国老师也指出:“我们对名著要有自己的感悟,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提升自我。在看到名著与自己观点不一致时,不要急于下定论。在看书时,不要只注重书中的结论。比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有的同学认为它是虚构的,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阅读者可以思考:它讲的是虚构的东西,那为什么它还能成为经典,我们要去探究它。我们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对文本会有更深的理解。”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存在即合理。”我们要善于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事物,分析事物。以这种方式思考,对自己的思维方式,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是一种提升。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而在谈及阅读时的习惯,张建国老师举了自身的例子,他说道:“我喜欢重复阅读,这样能加深对书籍的理解。比如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我会买来不同版本的书籍来阅读,还会去看《围城》的电影、电视剧,从不同方面去理解书籍。”

不同的书籍,读的遍数不同,理解也会不同。不同时期读同一本书,因为阅历不同,理解也会不同。同时他还更深入地讲到:“做事要有深度,不要蜻蜓点水。在阅读和学习达到一定深度时,做出来的事情会更有价值,你其实是会感到快乐与愉悦的。现在有的同学厌烦学习,很可能就是你所谈的学习,也许并不是真正深度的学习。”

深度工作学习,是信息碎片时代的自控力、专注力、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指南,是在新经济形势下取得成就必备的核心技能。J. K.罗琳、乔纳森·弗兰岑、卡尔·荣格、唐纳德·克努特等这些引领时代潮流的行业翘楚,都是深度工作的践行者。我们要在某一件事上下足功夫,在某一领域取得一定成绩,这对自己的学习生活都是一种帮助。

书籍可以鼓舞我们的智慧与心灵,在求学路上,张建国老师勤恳学习,不断攀登,取得佳绩。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张建国老师与书为伴、以书为友,让书籍中的意念像一股无形的动力影响他的思想和心态。我们在书香沉浸愈久,见识更加广阔,气质更加高雅,这就是书卷气。

春风化雨 诲人不倦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一批又一批新时代新人。铸造灵魂,培育精神,是大学老师的使命。张建国老师在教学中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于知识“斤斤计较”,但是对待学生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乐于为学生解答疑惑,帮助学生提高能力,开拓学生视野。

从教十几年,他与学生之间也有很多小故事,比如:“一个16级的同学读研时期,在投文章遇到问题时来寻求建议,我是很开心的。学生毕业后,还能在遇到问题时想起寻求我的帮助,说明我的教学还是对他有影响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大学的教育更是如此,不仅仅是给学生传输知识,更是要让学生精神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张建国老师很关心学生的学习及阅读情况,为了鼓励同学们多读书,与同学交流阅读的魅力,他多次举办读书分享会,他说道:“在分享会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许多平日里不知道的书籍,认识到不同领域的作家。”在读书分享会上,张建国老师与同学们分享读书感想,畅谈书籍魅力。参加读书交流会的同学更是受益匪浅,学到了平时课堂没有的知识。

在大学生活中,很多同学找不到提高自己的机会。张建国老师建议道:“在同学们写自己的一些学科论文时,这就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同学们对于作业应该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努力完成一份令人满意的作业。”在教育中深耕多年,他对于教育也有自己的看法。他真切地说:“在教育这一条道路上,我的教学知识能给学生带去一些启发,这也是很快乐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王夫之说过:“身教重于言传。”老师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以自身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真诚的灵魂触动另一个灵魂,去影响、培养学生。在读书这件事上,张建国老师以身作则,热爱阅读,热爱学习,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与精神指引。

钻坚研微 潜精研思

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张建国老师孜孜不倦、潜心钻研,阅读许多关于马克思教育理论的文献,联系实际进行深入研究。打铁还需自身硬,空米袋子无法直立。

除了平常的教学外,他也坚持自己的研究,更新教学观念。他认为:教育一定要现有一个判断,学生学到了知识,才称之为有效教育。老师也应该保持学习,提高自身知识能力与素质,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影响。他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时,马克思的批判研究思维也让他收获颇多。在研究一个事物时,不仅要寻找对自己有利的文件、资料,同时要从反方向考虑,研究要深入完整,培养批判思维。

同时,对于哲学比较晦涩难懂,很多同学读不下去的问题,张建国老师谈道:“某些哲学家的作品是比较难懂的,但是相对于卢梭、尼采来说,他们的作品是比较贴近生活的。哲学就是爱智慧,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重思考,可以从自己身边小事去思考,去读一些易懂的哲学书籍。”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于张建国老师,就是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来勤于学习,潜心钻研,丰富自己。

“读书使人充实,读书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行万里路,读万里书,看过不同的风景,生命才会更加充盈,更加有力量。和书籍在一起,将会一直充满力量,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会更加有底气。书籍是朋友,张建国老师一直热爱着阅读,忠实于阅读,相信书籍的力量,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是学生的良师与榜样。

 

读一本好书

可以在文字里倾听不同的故事

也可以与相似的灵魂相遇

阅读俨然已经成为

张建国老师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学生

开始阅读 爱上阅读

以书为友 一生受益

编辑:李春燕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