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争辉:全力谱写新时代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新篇章(《河南日报》2018年6月13日)

2018-06-13 08:45:37  新闻中心  宋争辉 

编者按:今天出版的《河南日报》推出了“圆梦人生”河南高招特刊,对教育豫军高校进行了全方位展示,我校党委书记宋争辉撰文全方位介绍我校的办学成就,提高高考考生和家长对我校的认知度,吸引更多优秀考生报考我校 。现予以转载。

更加开放 充满活力 勇于创新的信阳师范学院

全力谱写新时代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新篇章

宋争辉 

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人们更加公平地追求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基本上成了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代名词。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引擎,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着支撑性和引领性的作用。

近年来,信阳师范学院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统筹协调推进内涵与外延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增强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内涵式、跨越式发展,在建设更加开放、充满活力、勇于创新的高水平师范大学新征途上,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就。

战略谋划站上新方位

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总体发展战略,组织实施师范大学建设工程、办学质量提升工程和系列发展规划。针对高等教育从增量到提质的发展大势,适时提出提高质量、提升层次、增强特色、增进效益的总体发展思路,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尤其近几年,校党委审时度势、着眼长远,明确建设更加开放、充满活力、勇于创新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目标,确立高质量、内涵式、跨越式发展方略,抓重点、破难关,针对历史欠账和薄弱环节,坚持内涵外延两手抓,大刀阔斧、兴利除弊,通过推动更名大学、启动新校区建设、实施“南湖”系列人才工程等重大举措,着力破除发展瓶颈,教学、科研、学科、师资等内涵核心指标获历史性突破,新校区建设计划顺利推进,更名大学纳入省高校设置“十三五”规划,获批省“十三五”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制约学校发展的难题开始逐步破解,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在软科、武书连等中国权威大学排行榜位次迅速跃升,2018年分别居全国第256位、286位,河南第6位、第8位。

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

着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深入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获批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91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67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84项,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2项。数千名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专业大赛中获奖,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高教社杯”,实现全省零的突破,打破该奖项被“985”“211”高校垄断的历史,2名往届毕业生分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理组一等奖。生源结构不断优化,与中国林科院、闽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提升,获“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毕业生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学科专业呈现新态势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着力点,瞄准高峰学科建设水准,凝练方向、强化优势、构筑平台,全面加强学科专业建设。10个一级学科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大别山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学科群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深化博士点培育学科建设,2017年成功获批省“十三五”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数学2个学科进入榜单,14个一级学科入列艾瑞深《全国99个一级学科大学排行榜》,7个学科进入全国同学科前100名;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由7个二级学科发展成15个一级学科(涵盖133个二级学科),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从无发展到8种;专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体系不断完善,本科专业由31个发展到79个,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态势。

科学研究获得新突破

近年来,“南湖”系列人才工程和《高层次科研成果奖励暂行办法》等奖励激励措施相继实施,科研和学术创新潜能有效激发,2015年以来获批国家级项目110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其中2016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分别名列全国师院类高校和全国学院类高校第一名;科研平台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2016年获批建校以来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两年时间获批省豫南非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新能源储能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等6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2017年南湖创星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成立高端学术研究平台炎黄学研究院,开创炎黄学研究先河;宋新宇教授荣获第八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连续4年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榜单;学报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双双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队伍建设实现新跨越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延揽引进培养多措并举,采取“一人一策”“分类引进”等策略措施,着力提升素质、优化结构,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571人,博士学位教师488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教学名师等称号教师100多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创新型科技团队7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8个;教师能力素质显著提升,在国家和省级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88项,1名教师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9名教师被评为省教学名师;高层次人才引进获历史性突破,专任教师博士化率显著提升,创造性引进中国工作环境、炎黄学2个高端学术团队和2名学部委员、1名“中原百人计划”高端人才,师资队伍结构得到实质性优化,人才资源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服务发展喜结新硕果

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依托大别山革命老区特色矿产资源,建成省豫南非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建筑节能材料省协同创新中心等高层次科研平台,取得系列应用型科研成果,“球形闭孔膨胀珍珠岩工业化试验研究”关键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和省科技进步奖。立足当地丰富的生物资源建成大别山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学科群,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围绕茶学等特色生物资源开展应用研究,获批省茶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与信阳市政府联合建立中国农村改革研究中心和信阳发展研究院,围绕农村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研究,调研成果被《经济内参》刊载并报送中央高层决策参考。联合省科技厅与信阳市政府签署支持信阳市实施脱贫攻坚计划战略合作协议,获批省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基地。与省相关部门联合创办省统战理论研究基地和省城乡协调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院。

立德树人开创新局面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构建组织领导有力、工作机制健全、主辅渠道贯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和省“十三五”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支撑学科;充分运用信息化传播方式和多媒体手段,丰富创新德育体系,德育“五个一”工程被评为“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教育学生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讲价值观故事、实现青春梦想”主题教育,取得良好反响,被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交流推广;广泛组织主题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4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加强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抓好阵地管理和网络建设,主流思想舆论进一步巩固壮大;凝练“厚德崇实善学敏行”大学校训,大学精神有效彰显;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全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的本科高校,两次获得“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管党治党迈向新征程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实施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全省高校率先制定《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的办法》;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开展严守政治规矩专项整治,建立常态化校内作风巡察制度,制定《处置不作为乱作为领导干部暂行办法》,激励干部奋发进取、干事创业,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省委组织部主要领导批示学习,在全省高校产生良好反响。实施凝心聚力工程,坚持校领导联系基层单位、高层次人才、党外人士和接待日制度,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全面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风险防控和权力制约,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获“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信阳师院党委以敏锐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展实力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发展动能进一步激发——一所更加开放、充满活力、勇于创新的现代化师范大学已巍然屹立在大别山革命老区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当下,信阳师范学院正对接河南“双一流”建设举措,着力实现“三大跨越”,实施“五个一流”战略,以建设“河南一流大学”为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跨越式发展,以浓墨重彩谱写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新篇章!(《河南日报》2018年6月13日)

编辑:朱四倍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