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信阳师范学院持续提升就业创业工作水平

2015-06-10 09:42:06  新闻中心  刘守义 

编者按:我校历来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全校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着眼全局,站位全局,融入全局,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创业协同创新机制,成效显著,屡获殊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6月10日《河南日报》高招特刊以“信阳师范学院持续提升就业创业工作水平”为题,用较大篇幅详细介绍了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经验。现予以转载。(点击文章标题可查看原文链接

信阳师范学院持续提升就业创业工作水平

 

近年来,信阳师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屡获殊荣,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就业创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信阳师院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全校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制度,明确任务分工,进一步完善领导主抓、部门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的作用,调动学校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就业创业工作之所以取得优秀成绩,与该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分不开,与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与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分不开。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责任制。全面落实和深化“一把手”工程,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保证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全程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目标管理。按照日常考评和年度集中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就业工作督促检查和考评力度。考核结果与单位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结果、就业工作经费划拨、招生计划制定等挂钩,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促进工作落实。三是建立全员就业工作机制。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利用专业课教师的社会关系,想方设法为毕业生找信息、送信息、寻找就业岗位,真正形成“领导主抓、部门统筹、学院为主、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和“人人关心毕业生就业、人人支持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局面。

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个人的事和就业部门的事,而是成了全校教职员工共同重视的事。在信阳师院,责任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词,质量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亮点。

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

信阳师院把创新创业教育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根据就业创业新形势,不断宣传落实创新创业政策,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创业和参与创业的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出现了一些好典型,如物理电子工程学院毕业生詹长浩创办了“思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美术学院学生周玮雯创办了“深边陶艺工作室”、计算机学院毕业生郑凯彬创办了“郑州京慧越科技有限公司”、体育学院毕业生王壮创办了“艺河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等。

切实把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把《创业基础》课由选修课变为必修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学校创业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积极营造关心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浓厚氛围。采取措施,广泛吸引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加大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资金投入,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多渠道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扶持。同时,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和信阳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加强与地方政府、社会各方协作,扩大学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规模,增加创业基地面积,完善实践基地软硬件设施,聘请创业成功校友、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导师,对创新创业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逐步构建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四位一体”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进一步健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就业指导课程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和新常态,及时将学科专业动态和行业发展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吸引力。深入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帮助毕业生合理设定职业目标,及时疏导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焦虑、依赖等心理问题,增强其应对竞争及挫折的抗压能力。积极组织职业规划大赛等课外活动,选拔优秀作品参加省和国家职业规划大赛,充分发挥就业实践活动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推进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突出加强就业创业指导的内涵性建设,完善分层次、分类别的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培训体系,加强校内基础性培训,建设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更加明显的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

深度强化就业市场和就业信息服务。充分依托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豫南分市场这个平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就业市场建设思路,不断开拓新的就业市场,充分发挥校园招聘市场的主渠道和基础性作用,深入挖掘岗位,分专业、分类别积极组织日常招聘、专场招聘和大型招聘等多种形式相互融合的校园招聘活动,确保招聘活动场次、岗位数量进一步增加。深入推进学校就业信息网和各学院就业信息网建设,利用新媒体及时、高效、便捷的优势,切实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

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准确掌握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女性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指定专人负责,认真做好低保家庭毕业生的求职补贴发放工作,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精准帮扶。针对困难毕业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通过举办专场招聘活动、技能培训、岗位推荐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持续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切实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

着力推动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信阳师院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机遇,围绕我省第二批高校专业(集群)转型发展工作要求,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协调机制,推进校地合作、校产联合、校企对接,构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

推进专业(集群)转型发展,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信阳师范学院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发展思路,突出内涵发展主题,紧紧围绕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密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强与产业结构调整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适应性。近年来,该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按照“品德优、基础厚、能力强、口径宽、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多次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构建了“3+1”和“2+2”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弹性学制”、“选课制”、“学分制”、“主辅修制”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机制,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构建实践实训平台,鼓励支持毕业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技能大赛等活动,确保毕业生都能参加实习实训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增加学生的就业见习机会。各学院按照专业分类,主动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联系,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见习,按照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引导学生把“课堂学的”转化成“工作用的”。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把专业实习和就业见习有机结合起来,建立200多个专业实习和就业见习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习见习,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积极开展教师教育的探索与创新,始终坚持实施“顶岗实习”制度,每年组织上千名毕业生到中学顶岗实习,提高学生能力。

强化市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适配度。通过就业市场调研反馈,全面研判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各种竞赛为载体,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根据社会用人需求对毕业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了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学校加强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核查与监测工作。做好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分析与上报工作,与第三方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合作对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进行核查,推行第三方评价,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与职业发展状况跟踪调查,完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就业创业状况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根据就业质量反馈评价结果科学编撰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及时向社会公布,推动学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培养质量,实现特色发展。

思想决定脚步。信阳师院注重通过构建完善就业创业机制、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学生的就业力及职业发展力,多渠道促进学生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就业单位遍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各行各业。当前,学校上下着眼全局,站位全局,融入全局,扎实工作,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切实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全方位、可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和水平。

编辑:朱慧花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