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美文】劳动课:修整操场

2015-03-31 15:19:04  《信阳师院报》448期“流金岁月”专栏  本站编辑 

劳动课:修整操场
●吴圣刚

  1980 年代初,学校还比较荒凉。尤其是几百学生没有完整的操场,体育课没地方上,学生的体育活动更是没有场地。那时男生多,男生天生的爱活动,没有活动场地肯定耐不住。学校一定是知道这种需求的,所以,就着手建操场。
  可以想象,建校初期学校要做的事很多,但条件有限,并非想做立马就成。比如建操场,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既要有物力,也要有人力。而物力的问题,学校当时就可能一时难以解决。物力不足人力补,学校不缺人。于是,学校就组织学生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投入到挖山平地,修建操场的劳动中去。
  我们入校后上的第一课,就是义务劳动:平操场。那是很壮观的景象,全校七八百学生齐聚操场原址(即今天的明德广场),在一片乱石荒丘、稻田水塘上拓展操场。场地的原貌是东高西低,需要把东边的高处的石土挖起来,然后拉到西边填平低处的坑洼。学校从南至北划块把任务分给各系,系里又照此办法分解到各班,就这样,包干到班,轰轰烈烈的修建操场的劳动便展开了,形成了比学赶帮超。此时,正值雨季,整个场地泥泞不堪,既然是真干,就顾不了这些,大家有靴子胶鞋的正好派上用场,而大多学生并没有带胶鞋,只好买双军用鞋或穿上胶底鞋。整个劳动量非常大,没有大型机械,劳动工具有非常简陋,挖土只用铁锹、铁锨还不行,因为石头和黄土混在一起,有些地方完全是没有风化好的石头,必须用铁镐把石头和黄土先刨出来,然后再用铁锨装到箩筐或架子车,抬到或拉到西边去。之所以用箩筐,是因为架子车就有限,每个班分不到两辆,根本不够用,为了赶进度,只好用箩筐抬,加快土方的运输。每天从早干到晚,一身泥土一身土,与民工没有什么区别,持续了一个多星期,整个场地才挖出来,平起来。到最后,人人累得筋疲力尽,饭量大增,睡眠质量也出奇的好,无论是中午小憩,还是晚上的休整,几乎人人都是倒头就睡。
  场地平出来并不意味着操场已经成了,接下来还有很多活要干。当时条件简陋,不可能像现在铺设塑胶操场,只有采取土办法,就是在黄土上铺草坪。到哪弄草,因地制宜,学校北边大量的山丘,长满了郁郁葱葱的野草,尤其是那种贴地皮的结巴草,生命力强,耐踏踩,非常适合铺在操场里。于是,学校就组织学生到后山采取结巴草。每个班拿着铁锨,抬着筐或者拉着架子车,一片片、一块块,连土带草起起来,运回操场的场地,再一片片、一块块贴在整好的泥土上。这种活儿春天干,秋天也干,尤其是天要下雨的时候抓紧干,好让草皮更好地成活,一直把操场贴满。
  之后就是植树。偌大的操场建起来了,草皮也贴了,没有树木不成风景,当然主要是举行体育活动也无法遮阳挡雨。按照设计,组织师生在操场四周栽植松柏和水杉。植树实际上比平操场和植草坪劳动量小,因为平操场需要运大量的土方,植草坪需要到远处起运草皮,栽树只需要在现场挖坑,把树栽上,一颗颗树立起来,成效也显著。很快,学校的四周都长上了树。几十年过去了,明德广场上的水杉和雪松研究长成参天大树,也成了学校发展的见证。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和人一起成长,是学校的双重寓意、双重成就。
  建设操场、种草种树,成为许多校友的美好记忆。多少年后,当年的建设者回到学校举行各种纪念活动,都会来到明德广场,寻找自己和班级挖刨痕迹和泥泞的足迹,看望自己亲手栽的树,追寻那难忘的岁月,也感受自己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变化。曾经,这一行行参天的水杉还见证了一个动人的故事。2009 年,中文系1979级举行入学30年庆典,一位校友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公布了隐埋了近30 年的秘密。当年,他家里条件比较差,没有能力买收音机,同寝室的一位同学有一个不错的收音机,趁同学不在,他就拿出去听。结果同学回到寝室找不到收音机,非常着急,情急之下就到处说谁把他的收音机偷走了。这位同学回来后听到全班同学都在传谁把那位同学的收音机偷走了,觉得不好解释,更怕落一个小偷的恶名,于是就趁着夜色偷偷把那个收音机埋在操场的水杉下。此后20 多年,他都没有勇气把这个秘密说出来。恰值30 年班庆之际,这位同学觉得不能把这个秘密始终埋在自己的肚子里。于是,他专门从深圳买回一部崭新的收音机,在班级聚会和自己的老师同学都在场的这样一个特殊场合,郑重地道出了独守了几十年的秘密,在场的老师和同学都为之动容,深深感动!


编辑:王超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