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李俊:惜别谭山浉水 相见人生高处

2021-06-11 16:21:35  李俊 

惜别谭山浉水相见人生高处

——在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校长 李俊教授

亲爱的毕业生们,家长朋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六月是一首扣人心弦的歌,六月是一首饱含离别的诗。此时的校园,粽叶飘香,栀子正盛,情谊正浓,毕业正当时。几年前,我在美丽的初秋将你们迎接进校园,今天,我又在浓情的仲夏为你们送行,可谓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对你们,纵有百般的不舍,也只能化为千般的祝福。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这是属于你们的重要时刻。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向志在四方的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福!向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和家长表示最真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毕业典礼是大学中最为隆重的仪式。对你们来说,是告别礼,更是成人礼;是铭记最为美好年华的仪式,更是新征程开启的仪式。

六月的毕业季最美丽,明德广场、桃李园、半亩塘、文心亭,总会看到你们在与母校合影,饱含着不舍和深情眷恋。六月的毕业季最盛情,老师们、同窗好友、学弟学妹,总是想再多看你们一眼,送上祝福和美好期盼。六月的毕业季最幸福,自信的目光、自强的神态、自立的风貌,总是在你们身上洋溢着,让人感到由衷高兴、分外自豪。

岁月不居,时光匆匆,对于你们,作为校长和老师,不舍自是常情,眷恋也是真感,感谢你们为学校的进步和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为美丽的校园平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回望来时路,你们与母校一道兑现豪言,一起实现抱负,上演了一台台属于我们的“精彩大戏”!你们这些经历了抗击疫情战斗的学子们,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用青春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你们参与和见证了学校在201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获批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在2020年,两个学科入选省特色骨干建设学科、研究生招生数量大幅增加、新建淮河校区、荣膺“全国文明校园”;在2021年初,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过程中有你们的精彩呈现,你们为勇于创新、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的信阳师院添加了最新的注脚。

努力从不白费,路程从不白行。感谢你们把最美好的年华镌刻进“教师之摇篮”,把最深刻的记忆留在了信阳师院。回望来时路,母校的记忆里,将有你们抒写的“传奇”!342名硕士研究生、5766名本科生和176名专科生顺利毕业;其中,1127名同学考硕上岸,20多名同学读博深造;2017级材料化学本科班等荣获省文明班级,2017级汉语言文学1班、2018级小学教育专科1班等30个班级荣获省先进班集体、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数学学院26号楼120宿舍、化学学院21号楼516宿舍等新晋“学霸宿舍”。142名、476名同学分别荣获省级、校级优秀毕业生……你们每个人的出彩出色,就像群星闪烁,让信阳师院绽放光芒。学校会记住你们的拼搏与努力,是你们增厚了信阳师院的文化与底蕴,学校会记住你们的成长与进步,是你们弘大了信阳师院的成就与荣光,学校有幸拥有你们,更为你们而骄傲!

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从现在起,你们将飞向更高处,奔向更远方,追逐更精彩。眺望前行路,作为你们的老师,学校的校长,我从理想、时代、实践、人生四个维度,寄语同学们,与大家共勉。

一、矢志不渝,坚守远大理想。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革命进程中,党紧紧依靠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三大历史贡献:一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落后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三是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经过百年奋斗,我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你们的手中。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这既是你们的光荣使命,也是你们的时代责任。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在当时各种救亡图存的思潮中,经过反复比较和鉴别,他毅然选择了共产主义道路。在革命的一生中,无论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都矢志不移、执着追求,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没有动摇过,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前行路上,同学们要立鸿鹄志,当弄潮儿,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一生践行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的远大理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谱写人生华章。

二、把握机遇,融入伟大时代。当你们刚步入师院校门时,党的十九大就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当前,我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对即将编织希望、追逐梦想的同学们来讲,这是你们人生中最好的际遇。

“有国才有家,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能好。”2020年以来,全国人民手挽手、肩并肩,进行着惊心动魄的抗疫战。曾经有这样一段话感动了无数人:“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救人。”作为师院学子,你们通过各种方式彰显责任与担当,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为疫区捐赠抗“疫”物资、研发“疫图绘”系统、助力母校守好河南“南大门”等,你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可堪大任的,新时代的信阳师院学子是好样的!

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对新时代的青年来说,爱国是本分、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更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是青春的激昂主旋律。前行路上,同学们要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厚植家国情怀,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三、脚踏实地,勇于实践创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脚踏实地的人,才能够说:路,就在我的脚下。想必大家都读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吧?在黄土高原的小山村梁家河,当习近平身边的知青都在想着或当兵、或招工、或推荐上大学、怎么尽快离开小山村时,只有他心无旁骛、扎根梁家河,始终想着带领乡亲们挖井、打坝、建沼气池、办铁业社等,正是因为他的脚踏实地,与乡亲们同甘共苦,干成了一件又一件事,从中使他经受了磨砺,重铸了筋骨和灵魂。

个人的成长进步,既要有脚踏实地的品质,还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同样,一个没有创造品质和创新精神的人,只能成为一个谁都可以替代的“人手”,而成不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人才”,更成不了令人尊敬的“人物”。同学们走出校园后,不论学习还是工作,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躬身实践,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使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说:“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这句话形象而准确地告诉我们,只有付诸行动,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前行路上,同学们要胸怀梦想,不务空名,踏实前行,不仅要有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去建功立业的志向,还要有逢山开路的闯劲、知难而上的拼劲、勇于创新的钻劲,努力在新时代闯新路、创新业、作新绩,用勤劳的双手成就精彩人生。

四、厚德载物,塑造人生格局。“德者,本也。”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只有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人生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1934年11月,徐海东等率领红25军由信阳罗山何家冲开始长征,到达陕北苏区胜利会师,并合编为红十五军团。1935年冬,毛泽东为解决中央红军过冬给养,向红十五军团借款两千。在当时只有七千大洋且自身还要过冬的情况下,军团长徐海东毫不犹豫拿出五千支援中央,并说到:“我们就是不吃、不穿、挨冻受饿,也要支援党中央!”关键时刻他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高贵品质,被毛泽东赞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身上所展现的顾全大局、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是党永葆先进性所具有的“特质”的一个缩影。正是这些“特质”铸就了苦难辉煌,成就了伟大光荣。

信阳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孕育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四十多年来,学校植根大别山革命老区这片红色沃土,形成了“厚德崇实 善学敏行”的校训。前行路上,同学们要发扬校训精神,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人生必修课,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自律,构建有高度、有境界、有品位的人生格局。

梁启超曰: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眺望前行路,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从今以后,你们将是信阳师院最年轻的校友,你们是母校办学质量的见证者、传播者,你们的品格反映了学校的品格,你们的高度代表着学校的高度,你们的成就说明了学校的成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偶尔“躺平”可以理解,但一定要“站起来”,请不要在本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此去经年,征途漫漫。面对前进道路上“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各种困难考验,愿你们领悟好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教导,胸怀理想、融入时代、脚踏实地、涵养美德,就一定能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走好人生关键路,进而拥有美好未来。

你们就要离开母校,在说告别时,我还要说: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开始。大雁南飞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你们的告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告别,是“此去关山万里,定不负云起之望”志向抒发。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愿同学们在新的征途上,乘风破浪,奋勇向前。自此,母校候佳音,师生两相望;吾辈当自强,唯我少年郎!谢谢大家!

编辑:李春燕 / 初审:李春燕 复审:韩志宏 终核:丁少锋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