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刘彦明就分管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按照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安排,9月29日-10月1日,副校长刘彦明就分管工作开展专题调研,主持召开了学位条例修订调研会议,并前往生科院与信阳市农科院联合水稻科研产业化示范基地调研指导工作。
9月29日,副校长刘彦明在综合办公楼401会议室主持召开学位条例修订调研会议。各培养单位主管研究生工作院长、研究生工作秘书和研究生工作部(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研究生工作部(处)长李全亮介绍了此次学位条例修订的背景以及我校研究生教育、学位授予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对近期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培养、管理等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各培养单位就学位条例修订提纲中列出的具体问题相继做了发言。刘彦明与各培养单位进行了沟通交流,结合学位条例修订的历史和现状、自身体会以及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对学位条例修订的具体细则提出了相关意见。
刘彦明在讲话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我国教育方面的重要法律法规,为学位管理、促进教育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学位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新形势,学位条例有必要进行相应的修订。各培养单位在接到学位条例修订调研的通知后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专家讨论,提出的关于学位管理体制、学位授予细则等方面的建议很有见地。研究生工作部(处)要及时整理,会同学校其他有关部门形成书面调研报告,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0月1日下午,副校长刘彦明带领学科办、生命科学学院和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前往罗山县庙仙乡生科院与信阳市农科院联合水稻科研产业化示范基地调研指导工作。
在示范基地,刘彦明听取了生科院院长袁红雨和党委书记李向阳关于“大别山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水稻研究方向近一年来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听取了特色学科群合作建设单位信阳市农科院宋世枝研究员(信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在优质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籼改粳”与“泥质法抛秧”技术推广与示范和稻虾共养技术等方面的产业化应用情况汇报。随后,刘彦明深入田间地头,详细询问了示范基地水稻的品种选用、产量、品质、病虫害防治和市场效益情况,随行的示范基地负责人陈广斌一一作了解答。陈广斌介绍,他的稻虾共养示范基地得到了信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宋世枝等专家的精心指导,从优质粳稻品种的选用到田间栽培技术的指导,实现了增产增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刘彦明对情况汇报表示满意,指出我校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自立项建设以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成效,水稻研究是我校特色学科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较有实力的科研团队,该团队在服务豫南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扶贫方面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助力了农民的精准脱贫,相关工作多次被省科技厅脱贫攻坚网站报道,产生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和较大的社会反响。刘彦明希望生科院和信阳市农科院再接再砺、再创佳绩,进一步加强特色学科群内涵建设,围绕学科群核心指标要求,努力提高学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扎扎实实开展工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力争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更大的理论突破,在应用研究方面实现更多的技术创新,真正让学科群的各项成果为我校学科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为豫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