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端的纯粹 脚尖的执着——访文学院 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吴奕璇
——访文学院 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吴奕璇
编者按:“简单”二字说来简单,却很少有人能将它诠释得淋漓尽致,它是心无旁骛,是不染尘土,更是对于梦想纯粹而不知疲倦地追逐。生命因为有梦而格外鲜活,有这样一个平凡的女孩子,面对充满坎坷的梦想道路,仅凭借“喜欢就去做”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披荆斩棘,成为了那个不平凡的自我。她是笔者,也是舞者,用坚韧书写着有关青春文与舞的记忆。她就是我校文学院 2017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班学生——吴奕璇。
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吴奕璇有着古典诗词中所描绘的清秀、文雅气质;长期文学方面的积累,让她在写作方面有了不少心得体会。可以说,她是一个典型的“文学院”女孩。
成为蝴蝶的前提是不断地结丝成茧。当谈及自己能够在专业课学习中游刃有余、在省市级征文中屡次获奖的原因时,吴奕璇认为这与长期积累密不可分。
“从刚识字开始,母亲就有意识地培养我的阅读习惯。”她说,母亲在她心中埋下了文学的种子。再长大一点,自己就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摘抄,从初中到现在,摘抄本可以单独放满一个纸箱。高中时期,她在校报编辑部担任主编;进入大学,大学生记者团的工作也大大提高了她的写作水平。“叙述是所有文字的基础,能够将通讯稿写好,这份工作对我有着极大的帮助。”她说。从校报校刊到刊物发表,从专业课学习到创办个人公众号,小小树苗正在慢慢地成长为参天大树。
在采访中,吴奕璇多次提到写作的前提是阅读,但她表示自己也曾经有过迷失。刚进入大学时,她写了很多东西,却逐渐忘记把自己变得更加丰盛,于是她检讨了自己,将重点放回阅读上。对于读书,她说:“一定要每天坚持阅读且读够一定时间,量变肯定能够产生质变。”仅仅 2019年这半年,她就读了五十多部作品。她调侃自己无趣:“我是个不看电视剧和综艺,不打游戏的‘佛系’女孩。”但这或许正是她能够保持内心纯净的原因。对于喜爱文学的同学,她提出了建议:“首先,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开阔的眼界,拒绝自我设限;其次,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没有营养的内容上,我自己比较喜欢看纪录片或历史类书籍,提高审美水平;最后,学着做一个细腻的人,以文字记录感触。”在笔者的角色里,她坚持用自己的那颗赤子之心与世界进行着最纯粹的交流,在文字中静静地感知身边的一切。
“她在舞台上是一个特别会用眼神与观众交流、气质特别多变的舞者,第一次看她的表演完全被惊艳到,灯光亮起来,整个现场都是她的。”多次与吴奕璇合作的同班同学何怡沅说。
国标舞、现代舞、爵士舞、古典舞……舞姿翩翩、气势如虹。这是对吴奕璇舞姿最真实的写照,但光彩夺目的表演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付出。
小学二年级,吴奕璇与国标舞结缘,最初只是因为母亲希望让体弱多病的她得到锻炼,没想到小小年纪的她深深爱上了舞蹈,并多次在少年儿童组中摘得桂冠。当记者问到学习舞蹈中难忘的事,这个似乎永远面带微笑的姑娘却低下了头……“五年级,家人患了重病,而我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微薄的工资无法一次性支付昂贵的学费,便偷偷求老师一周交一次费用,后来这件事被我得知,说什么我都不愿再去跳舞。”一年后,家中情况稍有好转,她才重新走进了舞校,可就在幸福来临不久,患上突发疾病使她再次中断了舞蹈学习。“当时家里为了给我治病,花费了几万块钱,病理反应也使我体重突增,那是实在无法面对的事实。”她说。但坚韧如她,怎会轻言放弃?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她借助网络自学爵士舞及古典舞,一点一点对着视频学动作,刻苦练习国标舞。
“在舞蹈上,再大的困难都打不倒我”,吴奕璇话语中是满满的坚毅。高三,她面临着艺考和普通全国统考的选择,班主任老师劝她:“走艺考吧,你会有个非常不错的结果。”但她明白家中的情况,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普通全国统考,如愿来到了信阳师院。谈及在师院中的经历,她感触很大:“大学真的给了我很多机遇,在这里我开始大胆的做自己。”鼓励她做自己的,有身边的好友,每次演出都会大声地叫着她的名字;有老师,总是特别信任她,在重要的舞台上给她跳独舞的机会,甚至有时连彩排都不需要。不过谈到最令她骄傲的事,还是大一时参加的校舞蹈比赛。“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当时的场面,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在学校最大的艺术厅举行,我面对的还有来自舞蹈专业的两组参赛选手。”而就是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下,吴奕璇带着原创编舞赢得了第一名。
在舞蹈中不断成长的她,通过自学成为爵士舞教师,做到了经济独立,拿到了某娱乐公司的练习生邀请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无数个原创编舞……舞蹈让她更加自信、更加坚强。
“我不是舞蹈专业的,只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做到更好。”她说。对于和她一样有梦想的人,她认为支持梦想的原动力其实只有热爱,一切外界因素都不是阻碍你前进的东西。你的坚持,总有一天会获得回报。
两年大学时间,她的生活简单,从教室到图书馆、再到舞室三点循环,忙碌的琐事被她安排的井井有条,只留下纯粹的热爱支撑着这个女孩往前走。(来源:《信阳师院报》第540期,点击标题可以查看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