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精准扶贫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生命科学学院扎实开展科技服务下基层活动

2018-09-21 16:10:26  新闻中心  饶本强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校党委统一安排和精心部署下,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下基层活动,在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依托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助推茶产业发展。近年来,生命科学学院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在产业需求和精准扶贫中的作用,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对接产业需求,助力脱贫攻坚。2018年6月,生命科学学院获批河南省首批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2个,拥有省级科技特派员30人,分别对接帮扶商城县茶产业和桐柏县茶产业发展。服务团针对受援县茶产业需求,制定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扎扎实实为受援县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目前,服务团已围绕茶园管理、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茶树良种引种与高效栽培、茶园土壤养分科学调控、茶资源精深加工、茶叶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茶叶流通与营销创新、茶文化与茶叶审评等方面展开培训和技术指导。此项科技帮扶工作,将持续三年时间,每年服务时间累积不少于30天、每年服务对接次数不少于10次,累计培训人数不少于2000人次,真正做到把科技送到企业、送到基地、送到茶园、送到茶农手中。

博士服务团挂职基层,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经省委组织部和校党委组织部推荐选派,生命科学学院有5名政治素质好、作风扎实的优秀博士参加博士服务团,挂职县级产业集聚区科技副主任和企业科技副总等进行服务锻炼,发挥挂职博士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挂职博士的推动下,生科院先后与河南黄国粮业有限公司、河南九华山茶业有限公司、河南麦得隆食品有限公司、淮滨县宽裕粮油购销有限公司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河南黄国粮业有限公司共建信阳市“四主体一联合”生物技术研究院。通过与企业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推动了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并在相关领域开展科技协同攻关,共建研发平台和团队,联合申报重大(重点)项目,实现企业与高校优势互补,有效服务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实施“三区”人才科技项目,助力精准扶贫。生命科学学院积极申报我省“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科技人员专项项目,共获批河南省“三区”人才项目21项,分别对接8个企业、5个专业合作社、3个村委会和5个家庭农场。科技对接服务的区县有浉河区、淮滨县、罗山县、光山县、潢川县、新县、商城县和桐柏县等,涉及的产业涵盖茶叶、水稻、水产养殖、家畜养殖、食品、食用菌和中药材等领域。通过“三区”人才项目,生科院与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精准扶贫活动,转化示范了一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有力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如指导和推广水稻“籼改粳”和“泥质法”育秧抛秧新技术,让受援单位学到了相关的实用技术;通过引进优质香稻新品种和开展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培训,实现了农民的增产增收。

组建博士教授服务团,结对帮扶潢川县扶贫攻坚。生命科学学院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决策部署,根据学校“校地结对帮扶”工作方案,依托“大别山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特色学科群”人才和技术优势,在学校组织部、科技处统一协调下,围绕潢川县鳖鸭花粉猪菌茶虾等八大支柱产业,组建了由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域12名博士、教授构成的专家服务团,传授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涵盖稻虾共养、稻米加工、茶叶加工和食用菌栽培等产业领域,并将定期赴潢川县开展科技帮扶工作。

编辑:朱四倍 / 初审:李春燕 复审:韩志宏 终核:丁少锋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