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训班举办
为落实辅导员素质,提升“五个一”工程中的“上好一门课”,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8月21日至22日,学工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举办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训班。
8月21日上午,开班仪式在逸夫楼三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郜火星,学工部部长岳宗德、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赵万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赵晨出席仪式。
在开班仪式上,郜火星深入解读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教育部近年来颁布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他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学校对此高度重视,从机构建制、硬件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不断推动,已形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他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是覆盖面、受益面最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利于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他希望,辅导员、学工队伍要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上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此次培训分为分组说课和专家培训两个环节。在分组说课环节,邀请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訾其伦、旅游学院罗艳玲、传媒学院张霞、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曾威等4位具有丰富教学教育经验的教师对近40名拟任课的辅导员进行了逐一指导。专家培训环节,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马前广博士做了题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念、课程设计与教学教法》和《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的专题报告。
通过培训,任课的辅导员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完善了课程设计,改进了教学教法,为2018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进行了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