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出彩中原”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

2024-07-17 11:10:38  学工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7月10日至7月16日,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承办的2024年“出彩中原”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之“传承大别山精神”活动在我校成功举行,来自全省的19所高校100名学员共同参与。活动期间,河南省教育厅学生处工作人员看望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岳宗德、副校长涂友超、学生工作部(处)负责人、校团委负责人深入活动现场指导工作。

本次活动以“传承大别山精神”为主题,依托我校地域文化资源和办学特色,开展为期七天的红色教育实践教育教学,引导学员传承红色基因,走好长征之路,注重学思践悟,体现青年担当。

在谭山书院博雅讲堂,我校党史专家、大别山精神研究院院长田青刚教授在谭山书院博雅讲堂以《大别山英雄和大别山精神》为题,通过讲述大别山的英雄故事,深入阐释了大别山精神的形成历史、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丰富生动地讲述,令在场师生深受鼓舞,并为后期系列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实践学员先后参观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邓颖超祖居、王大湾会议旧址、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鄂豫皖革命纪念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等地,通过参观革命旧址、聆听现场讲解,回顾大别山军民团结一心的宏伟革命史诗。学员还瞻仰了白雀园革命烈士纪念碑、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一幕幕烈士的感人事迹,繁星般密布的烈士姓名,深深震撼着学员的心灵,让大家感悟到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与使命。

在前景水库岸边,实践学员通过有限资金与周边农户交流,获取农户支持自制一餐红军饭,体现一场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特色红军餐,忆苦思甜饭”,大家按照分组分工明确地进行采摘、清洗、烧火、煮饭,从手忙脚乱到有条不紊,在动手实践中品尝充满特色的大别山味道,体会耐人寻味的革命岁月。随后,实践学员集体观看红色电影《五更寒》,在声与画的交织中,深刻体会鄂豫皖苏区“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在何家冲纪念园,实践学员从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开始,沿着先辈的足迹重走长征路,以实际行动追寻红色足迹,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身临其境地体会长征的艰辛,也对红军战士跋山涉水、奋不顾身的高尚品质和不怕吃苦、敢为人先、为国为民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城阳城遗址博物馆,实践学员了解了“亡羊补牢”“叶公问政”“白公问言”等脍炙人口的动人故事,从一件件编钟玉器、漆器刺绣等文物中,领略到“千年故城,楚国故都”的大气磅礴和瑰丽奇美,感受大别山人民从古至今的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田铺大湾、文新茶村,实践学员通过实地走访,了解信阳地域特色和新农村建设成就,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勤劳勇敢的大别山人民立足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实现脱贫攻坚的成效,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致力于新农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伟力。

7月16日,五组学员将七天来的所学、所思、所悟通过视频制作、故事讲述、歌曲演唱、诗歌朗诵等汇报展演的形式展示出来,获得了现场师生的一致好评。丰富的成果表明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加深了实践学员对大别山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增强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奋斗精神和实践能力。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更加珍惜如今的和平安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并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让大别山精神在追逐青春梦想的生动实践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一座革命纪念馆就是一个红色基因库,一件红色文物就是一本历史教科书,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开展红色实践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的题中之义。作为活动承办方,我校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保障。同时,也将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拓宽实践渠道,开拓育人格局,纵横联动、同向同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体系,为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长才干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编辑:李春燕 / 初审:李春燕 复审:韩志宏 终核:丁少锋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