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小学课程示范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3月24日至27日,由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的河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小学课程示范培训班在艺术楼报告厅举行。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一处处长邵亚伟、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干部处三级调研员高峰、校党委副书记龚立新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高峰主持。
龚立新在致辞中向参加开班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学员们表示热烈欢迎,对学校历史沿革、办学概况、办学成就以及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简要介绍。他表示,学校将竭尽全力,努力组织好、服务好、保障好此次培训活动;并以此培训为契机,主动适应新形势,找准新定位,探索新途径,回应新期待,争取新突破,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断推动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希望参培学员要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开展系列活动,着力提高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质效;要深入挖掘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教学内容;要细化工作措施,切实学好、讲好、推广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材,努力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坚定维护者、忠诚践行者、模范推动者,推动全省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落实落细、走深走实。
培训期间,我校郑雪松、开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郭瑜、商丘市文化路小学李斩棘、河南省实验小学苏霞、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陈东等专家学者和一线优秀教育工作者,分别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政策解读、小学阶段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大家庭》课程设计及教学建议进行了专题辅导。漯河市实验中学吕高峰等4位学员代表在结业仪式上分享了学习培训心得体会和收获感悟。
此次培训是省委教育工委、省民族宗教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列培训第三期,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增强大中小学用好讲好教材的能力,有形有感有效推进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升中小学教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水平。
全省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教育(体)局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基础教育教研室教研员和中小学教师代表60余人参加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