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院故事】父子同到师院共圆大学梦——访文学院2015级秘书班学生李放放

2015-10-26 09:11:06  信阳师院报  刘沛沛 王启荣 刘争洋 

李放放一家.jpg

李放放全家福

2015年,对周口鹿邑的李现理、李放放父子来说,是既平凡又特殊的一年,是梦想呱呱坠地、洋溢着喜悦幸福的一年。继1月17日父亲李现理被信阳师范学院成人高招新闻大专班录取后,儿子李放放以超出文科二本分数线33分的成绩被我校文学院秘书专业录取。

师院对李现理父子来说,是一片沃土,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共圆大学梦,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上大学是我爸爸一生的渴望,现在终于圆梦了。”李放放告诉记者。1991年3月,因家境贫困,在离高考还有4个月时,李现理不得不藏起自己的求学梦,离开了校园,和表哥一起踏上了前往太原打工的列车,从此与大学无缘。尽管离开了校园,但出于对写作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不管换了多少份工作,李现理始终没有放下自己手中的笔,没有忘记自己对梦想的执着,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草根”记者。

因为没有文凭,李现理一直是个临时工,二十多年间换了多份工作,始终没有正式的编制。2014年6月,一位相熟记者的一句话启发了他:“学业进步是事业发展的基石。”于是,他决定边工作边学习,努力去实现一直萦绕在心头的大学梦。经过四个月的耐心准备和不懈努力,李现理以总分285分的成绩被我校成人高招新闻学专业录取。

儿子李放放的求学之路虽然没有父亲李现理那般坎坷,但也被汗水浸泡着。今年6月10日,刚结束高考的李放放坐上了南下打工的火车,用两个月的辛勤劳作为自己赚取了生活费、学杂费。  

二十四年前,一列北上的火车带走了老李的求学梦;二十四年后,一列南下的火车开启了小李的求学梦。正像《当幸福来敲门》里那对一步步实现梦想的父子一样,他们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懈努力着。

在为我们讲述父亲的经历时,李放放的脸上带着一种骄傲、自豪的表情。他对父亲采编过的新闻报道了然于胸,同时也坦言自己与父亲交流不多:“他总是忙于工作,没有太多精力操心家里的事情。我们两个人的性子又过于相近,常常会杠上。”尽管如此,父亲对儿子的影响仍然是巨大的,“爸爸一直跟我说,他时常梦见自己上了大学。从小到大,我家一直有个书房,里面存放着他收藏几十年的报纸和书籍。”李放放如是说。渐渐地,他成了书房的常客,那泛黄的纸张向他诉说着父亲对新闻工作的热爱,诉说着父亲对梦想的执着,更影响着李放放的理想和追求。

对大学生活,李放放充满期待:“我要尽可能地多读书,充实自己,也许不会像爸爸那样专注于新闻,但也不会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不辜负宝贵的大学四年时光。”他求学之路的顺畅与父亲当年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李放放坦言,他会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顺畅,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美好。

父子同上大学,或有时代的影响在内,但在踏踏实实的努力中,他们都写出了“追逐梦想”的四个大字,不一样的年纪,演绎出同样的精彩人生。(稿源:《信阳师院报》校庆专刊“师院一家人”栏目)

编辑:朱慧花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