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院数字】小数字 大发展

2015-10-24 11:58:34  新闻中心  本站编辑 

信阳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开封师范学院信阳分院,始建于1975年7月7日,其时院址设在信阳师范学校院内,属信阳地区领导。1978年8月分院迁往现在的校址。1978年12月28日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信阳师范学院,属河南省领导。40年来,学校扎根老区,服务河南,克难攻坚,励精图治,各项事业进入持续发展轨道,已成为全国师范学院中学科专业齐备、层次结构合理、教学水平优秀、办学特色明显的大学。

【我校是改革开放后河南省获批的第一所省属本科院校】1975年,开设政治、中文、数学、理化、生物、体育6个专业。学制三年,在信阳地区范围内招生。1975年需配备的40名专职教师分别从信阳、潢川两师范各抽调10名,从全区各县抽调20名。1978年秋分院有专职教师47人。1978年底有专职教师67人。1978年省教育厅拨款42万元,首建教学楼(后追加到62万元)。从此,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新型师范院校,开始在信阳市西郊兴建。

1975年7月6日,在信阳地区招收“社来社去”工农兵学员。1975年信阳地区有高校推荐指标626人,分给分院200人。后经文教局与分院筹备领导小组协商,将200个指标分配到信阳地区各县市,8月下旬由文教局把指标下达各县市招收新生。1978年共招收5个专业三年制专科生251人,其中政治专业40人,中文专业48人,数学专业46人,物理专业71人,化学专业46人。新生于1978年秋报到入学。

从1975年7月7日中共信阳地委52号文正式公布成立开封师范学院信阳分院的决定,到教育部1978年12月28日发出《关于同意恢复和增设一批普通高等学校的通知》((78)教计字1427号),开封师范学院信阳分院被国家增设升格为信阳师范学院,历时三年半。

信阳师范学院成为改革开放后河南省获批的第一所省属本科院校,是此后22年河南省陇海铁路以南、鄂豫皖苏区唯一一所本科师范院校,改变了河南省高等师范教育的布局,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人的骄傲。

【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我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日渐发展壮大,建校20周年的总结是这样的:建校20年来,学校规模、办学条件有了较大发展和改善。学生人数由办学初期的200人增加到3176人,教职工由几十人增加到1 000多人,校园占地面积由一所较小的原信阳高中校址发展到23公顷,建筑面积由几千平方米增加到11万多平方米,图书由1万多册增加到45万多册,学科专业由办学初期的5个专科专业发展到12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由最初的5个系增加到14个系、3个教学研究部、32个实验室、18个研究所,并成立了成人教育学院、计算机中心、电教中心;20年来,学校逐渐形成了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学风。1988—1994年,学校参加河南省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统一考试共5次,其中2次获总分第一名,3次获总分第二名;参加全省高校中文专业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课程统一考试,均获得总分第一名。1984年以来,学校应届毕业生有240人考取硕士、博士生,为国家培养各类专门人才2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20年来,学校在牢牢抓住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加强外联,群体攻关,共争取各类科研项目400多项,出版专著158部,发表学术论文2281篇,其中152项科研成果获得奖励。在1993年河南省高校暨全国重点高校科技成果博览会上,我校有5项成果获得金奖。学报跻身全国师范院校十佳学报行列。20年来学校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国内上百家高校、科研单位和学术团体,建立了长期的信息情报交流关系,与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典等国家的有关学术团体和专家、学者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了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滋兰树惠  砥砺前行】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一致的跨越式发展,建校30周年的总结是这样的: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建校初期,学校只有5个专科专业,教职工几十人。到2005年,已有本科专业42个,在校研究生、本科生17,000人,成教学生6000余人,在编教职工1200余人。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校园只有200来亩,到2005年,校园面积达1500多亩,校舍面积42万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到7000余万元。办学层次显著提升。建校以来,学校先后经历了专科为主、本专科并存、本科为主、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几个阶段。1998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成为豫南乃至鄂、豫、皖毗邻地区唯一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的高校,也是全国同期建立的本科院校中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少数学校之一。学科建设成就斐然。到2005年,有两个学科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建有两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一个省级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两个学科成为省特聘教授设岗学科。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专业教师队伍中,正副教授和其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已达360多人,有3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应聘担任名誉教授。青年教师中,210余人取得了博士、硕士学位,一批教师成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或入选创新人才工程,学术队伍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过硬,为社会输送了4万多名毕业生,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栉风沐雨 春华秋实阔步朝着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迈进:2005年到2015年,学校进一步明确定位,着力丰富内涵,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在构建现代大学的历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

人才培养成绩显著。十年间,学校建设国家和省级特色专业16个,实施国家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项,获批首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首次获批省一级重点学科7个,确定学校首批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培育学科8个。学校新增正高级职称114人,新增副高级职称316人,新增博士、硕士675人,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切实发挥。本科生源质量持续提高,学生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本科生考上硕士研究生8053人,在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构建了学术型和专业型有机统一、学科和类型不断拓宽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聘请院士、长江学者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构筑三级科研平台体系,建成了包括建筑节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和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9个省级研究平台;获批了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原文化与闽台寻根研究中心、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11个厅级研究平台;培育了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等5个校级重点研究机构。共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88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72项。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有13,476人,研究生78人。到2014年,在校生达到44,38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48人,全日制普通类本科学生21,420人、专科学生415人,成人教育类学生22,000人)。现有68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9大学科门类。在校本科生规模由13,009人增至21,420人,净增8411人。省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增至86项,净增69项,并实现了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省级教改项目增至158项,净增12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增至45项,净增31项;为社会培养了4.2万余名基础知识宽厚、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我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实践技能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艺术展演、英语竞赛等,均取得优良成绩,获奖数量和层次,均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25%左右,部分专业达到50%,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现拥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另有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型;有7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6大学科门类。专业建设形成了由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的梯次结构。有专任教师1239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510人,占专任教师的41%。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897人,占专任教师的72%。学校共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8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8项,在SCI、EI、SSCI、CSSCI等刊物上发表高层次学术论文1180篇,出版学术著作237部,年度科研经费从158.5万元增长至1000余万元。

目前,学校占地1538亩,校园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近30万平方米;两座图书馆建筑面积30,309平方米,藏书130余万册;实验仪器设备总值2.17亿元;各类实验室110个,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110多个;学校累计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建设校园网,建立了先进的网络服务系统,是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先后在省内外建立了固定的实习、实训基地189个。

学校从1999年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以来,招生规模逐年扩大。2004年招生专业扩展为6个,报考140人,录取46人;2007年,招生专业扩展为18个,报考224人,录取84人;2014年招生专业增加为42个,加上教育硕士(16个招生领域)、翻译硕士、工程硕士(化学)3类专业学位招生类型,共报考578人,录取203人。16年来,学校共招收各类研究生1639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003人,专业学位研究生402人(其中农村硕师计划教育硕士135人),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179人,高校教师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55人。

学校自200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留学生,截至目前有来自美国、韩国、日本、巴基斯坦、马达加斯加等国的20余名留学生在我校进行汉语言文学、美术、政法等专业的学习。

热烈欢迎海内外校友荣归母校共商发展大计

为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编辑:王超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