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前沿】大学管理的三重境界 高等教育管理的人性假设研究评价

2015-01-23 15:13:57  《信阳师院报》第446期“高教前沿”专栏  本站编辑 

大学管理的三重境界

  一、 依赖权力、责任与艺术的个人式管理 大学中这种管理权力主要表现在官僚的和感召力的权力,即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主要指专业权力),这两种权力又都包含着个人感召力。在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大学里,权力的概念已不再是“控制”的权力,而是“共有”的权力,责任的概念也成为“共同”的责任。领导人要把领导职务视为责任,而不是地位和特权。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管理的艺术充分地体现在大学校长的管理艺术。纯粹依赖权力、责任与艺术的人个式管理虽然短期内可以促进大学的发展,但如果没有制度的规约、文化的滋养,便可能会导致大学管理的僵化,出现独断专行的管理风格。

  二、 依赖规制、规范与文化认知的制度化管理 制度有三大基础要素,即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大学制度即通过这三个要素发挥其管理功能。大学管理的基础是对大学自治的信念。通过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基于大学自治基础上的大学管理尤为迫切。大学制度只有在赋予文化和精神的内核后,才能成为活的制度。文化与制度从整体上看基本是同构的,前者是后者的“精神性”,后者是前者组织中的体现和显化。大学精神与大学制度互为表里,大学精神产生于现代大学制度之中,大学制度蕴涵并滋养着大学精神,超拔的大学精神附丽于坚实的大学制度才得以薪火相传。

  三、 依赖精神、神话与大爱的文化管理 管理的任务是要将各种人汇集到一个“命运共同体”中,所以,在管理中就深深地镶嵌着文化的因素。大学神话和故事最能体现大学的精神,如围绕蔡元培先生的故事最能体现所谓“北大精神”、梅贻琦先生的故事最能体现所谓的“清华精神”等。大学的管理要充满一种人文关怀,对教师、对学生要有大爱,以及对学校的爱和对教育的爱。从个人式管理到制度化管理再到文化管理,这是一个管理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摘自《教育发展研究》2014.5/张宏喜)

 

高等教育管理的人性假设研究评价

  一、 引言 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无法回避人性和人性假设问题的研究。

  二、 关于教育学中人性假设的主要观点 1.“经济人”假设与大学治理思考。刘元芳教授等认为“经济人”假设应该成为大学治理的人性基础。“经济人”的两大特征分别是自利性和自营性。2.“比较利益人”:实践教育学的人性假设。余清臣博士提出以“比较利益人”作为实践教育学的假设。3.“知性人”:高等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王建华教授提出“知性人”作为高等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4.“学术人”:高等教育管理的人性基础。董立平博士主张将“学术人”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人性基础。

  三、对当前人性假设研究的评价 1.人性假设本身就有“各取所需”的含义。2.新的人性假设之间具有较大张力,但新观点都不再固守“道德人”与“公共人”。当前的新观点的共同之处都没有假设高等教育主体(教师、管理者)是完全无私的、高尚的。3.“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需要具有多层性。四种新人性假设的具体观点都强调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等大学人的需求满足与动机指向。4.基于人性完善激励体系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大学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让知识分子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不为生计奔波。现行的制度设计中,见不到重视教学、重视育人的影子。

  四、结语 大学人具有与所有人的共性,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尊重共性与把握个性都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不可偏废的问题。(摘自《江苏高教》2014.2/任增元等)

编辑:王超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