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通讯】玩转单反的文艺青年——访生命科学学院学生陈家启

2015-01-19 09:33:30  《信阳师院报》445期(2015年1月1日)“争做核心价值观  刘晓威 凌绍悦 符影影 李金玲 

  陈家启,生命科学学院2012级生物科学2班学生。作为一名理科生,他凭着一腔热情自学摄影、摄像和影视制作技术,数十件摄影、影视作品被大河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刊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承接摄影、设计等相关商业工作。如今,单反于他,是恋恋不忘的梦想,亦是自立自强的翅膀。

2015011909570135822.jpg

  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

  陈家启出生于罗山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因高血压常年服药,母亲患有严重的眼疾。父母没有给他富裕的物质生活,却教会了他坚强和担当。高考结束后,陈家启就开始打工挣学费,做过流水线上的工人、当过五金店的学徒、也在餐厅里端过盘子。“大学开学那天,我很兴奋,因为我第一次用自己挣的钱交学费”,陈家启自豪地说。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点亮了他的梦想,也开辟了他的创业之旅。在一次课外活动中,他迷恋上了摄影。他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基础的Photoshop、单反的入门开始学起,开始漫漫的光影追梦之旅。

  为了能买台高配电脑便于修图,大一寒假,他独自前往苏州一个电子工厂打工。他说:“那年苏州的冬天天寒地冻,工厂在过年时放假七天,我在工厂宿舍吃了七天泡面,直到现在,看到泡面,我就会想起那个寒冷的春节。”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家启学会了各种修图作图软件、平面设计、3D设计、视频制作,拍的片子逐渐得到认可。这时,他看到了商机,就和同伴成立花田视界工作室,工作室主要从事装修设计、商业照片,淘宝店铺装修等工作。

  大家都戏谑说,单反穷三代,陈家启却自信地说:“单反玩好了,不但能解决温饱,或许还能奔小康。”现在,他除了养活自己,还把妈妈接到身边,租房子安顿好妈妈,方便她治疗眼疾,每月定期给父母存钱,买衣物。这两年,他用自己挣的钱买了两台相机、五支镜头、两台高配电脑和其他各种摄影器材,总计10万余元。“每逢周末,我都会去陪妈妈,听她唠叨。看到妈妈开心的笑容,我就会想,幸福原来如此简单。”阳光帅气的大男孩提到妈妈时,脸上写满了成熟和坚毅。

  梦想照进现实

  前不久,师院朋友圈有人调侃,有美女的地方就有陈家启。其实这句话没说完,应该是有美女的地方就有陈家启在拍照片。他自嘲地对笔者说,他只是善于发现美而已。明德广场的落羽杉、摇篮石旁的樱花和银杏、文心亭顶的中秋圆月、名贵园那颗桑仓的紫薇、朴素大方的师院女生、发髻斑白的校园环卫工……师院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都是他镜头里的永恒。2014年军训期间,他拍摄的《送行的人》《新年华》被“走群众路线 展基层风采”新闻摄影大赛收录;《教官跟学生萌对话》被河南卫视、东方今报、信阳晚报、新浪网、大河网等数十家媒体转载。校园网、《信阳师院报》、信阳师院官方微博多次刊发他的照片。陈家启不善言谈,他只用作品记录和宣传师院的美。

  带着感恩前行

  “感恩是前行的动力,前行是最好的感恩。我取得的成绩微不足道,但我深知没有勤劳简朴的父母,没有这所美丽宽容的学校,没有敦敦教诲的师长,没有朝夕相处的同窗,仅凭我个人的努力,只能是只井底之蛙。看到我拍的学校照片被报纸、网站转载点赞时,我为身为师院人骄傲,也为能把学校的美展现给更多的人而自豪。谢谢厚德崇实的师院,在这儿我度过了最美的岁月,也汲取了最丰盛的营养,我是永远的师院人。”这是陈家启微博日志上的一段话,他深知,唯有爱和感恩才能让他走的更远。

 现在,陈家启暂时放下了他的单反,每天早出晚归地泡在图书馆,为了继续心中的光影梦,他想接受更专业的训练。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校园文艺青年带给师院的惊艳和惊喜!

编辑:王超 / 初审:李春燕 复审:韩志宏 终核:丁少锋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