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学院李秀美博士在一级权威期刊《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发表论文

2022-08-25 17:30:31  地理科学学院 

近日,我校地理科学学院李秀美副教授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centennial-scale climate chang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two millennia and their possible mechanisms”为题在地学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在线发表(https://doi.org/10.1016/j.quascirev.2022.107664),并获得光明网、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是地学类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在中科院地学大类中排名近前10%,被我校认定为一级权威期刊。信阳师范学院为该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地理科学学院李秀美博士为第一作者,合作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兰州大学等。

该论文深入分析了青藏高原过去两千年温度和降水变化的时空格局。研究指出,过去2000年青藏高原年均温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是夏季温度变化较为一致。夏季温度记录表明中世纪暖期是过去2000年中升温最显著且最温暖的时段。整体来看,整个高原温度变化存在冷暖交替的四个阶段,公元1-600年和1400-1900年偏冷,而公元600-1400年及20世纪偏暖。青藏高原不同区域降水变化在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两个时段存在南北反相位关系。但是这种反相位关系在1-600AD以及20世纪并不存在,表明过去2000年青藏高原温度与降水的关系存在多样性。印度季风与西风强度变化及其在青藏高原上季节性的南北位置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大气环流模态(如北大西洋涛动(NAO)、印度偶极子(IOD)、厄尔尼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等)变化是青藏高原过去2000年气候时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该研究不仅可以让我们理解当前气候在历史中所处的状态,还可以为预测气候变化趋势提供历史借鉴。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计划和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青年项目等项目的资助,同时得到了河南省水土环境污染协同防治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李秀美,山东济南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现任我校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古气候与古环境。近年来,李秀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在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Holocene、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Quaternary International、Quaternary Research、第四纪研究、湖泊科学、地球科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篇。相关研究成果荣获全国自然地理学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第四届河南省青年地理科技奖、河南省地理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编辑:崔亦茹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