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师院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征文选登(九)】

2020-02-28 09:17:54  新闻中心  本站编辑 

朵朵浪花汇江海,闪闪红星扬国威

                                   ——孔令龙抗疫日记

在这场抗疫“大考”中涌现出太多感人事迹,有医护人员、警察、乡村基层人员等,这些都为人熟知,但还有一部分我所亲身经历的默默奉献的“英雄”们:奋战一线的高校志愿者、守护家园的“校园卫士”、以及偷偷捐款的高校学者!昨天看到学校发的抗“疫”日志无比震撼!我也想记录一下我们的足迹,我们的成长,我是事件见证者、实践执行者,愿我的记录让这些值得称赞学习的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闪烁在时代长河中,熠熠生辉!

——前言

凌晨的记录,成为你我奋战友谊的见证

1月24号,学校防控指挥部发布第一号通告,这些简约的文字却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我在信阳师范学院生活即将4年,我早已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虽然我之前包括现在也做不了什么贡献,但看到地图上信阳区域的颜色变得越来越深、我的心越来越凉!

1月26号,恩师李贵杰老师给我转发《阳光浉河》招募心理援助工作者,我第一时间带着学院20余名心理学专业志愿积极报名。现在特殊时期,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出击。于是和老师们的联系火花,变成了“战疫”友谊的最好见证!凌晨两点多,教科院老师张永欣、丁倩和编辑部同学们研讨《心理援助普及》手册,我又受河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委托,编辑《给防疫青年志愿者的一封信》。再次羞答答的联系张老师、丁老师,当然还有看到我就“害怕”的田园老师(我工作期间每天材料,都是田老师修改)。两天一夜的努力换来这封信在《河南共青团》、《河南志愿者协会》等媒体平台转载,这是对我们的鼓励吧!

1月29日凌晨,体育学院段世晓等陆续给我打电话:“学长,信阳危机,别人在张望,不敢做,不想做!但我们觉得你一定愿站出来的,学长,你带头吧!我们听你指挥!”这一番话让我惭愧且动容!我已经公益三年,深知做好事不易,但国家危急、家园失守,难有何惧!于是,凌晨时分,我给教科院党委副书记李贵杰、团委老师牛洁楠挨个打电话,简短汇报情况,已经休息的他们也激动说:“支持!”凌晨三点,体育学院团委副书记井新新把财务接收方案给我。30号10点,宣布战疫开始,涂采莉等23名志愿者全面战斗,10个小时左右共计募捐18505.28元!后期经过校友会齐东伟老师转交陕西化工袁光辉师兄300元善款,累计募捐18805.28元。其中滋味就作为我们的成长深埋心底!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也有过挫败感,有过颓废的心酸。每当我想起校党委书记宋争辉、校长李俊在不同报告中对我的鼓励与期盼时,以及2019年6月与宋书记雨中漫步,为我思想指导时的谆谆教诲,我想:“师恩恩重,当不负青春,不负所托”,便一直坚持战斗到现在!在此我一定要感谢在募捐危机时刻爱护我其他的师长们: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辉、发规处副处长尚红林、新闻中心主任朱四倍、对外联络处处长耿劲松。我忘不了学妹询问120家商家后无望而泣的心酸场景!这个过程中,真心感谢防控指挥部常务副主任谢蕾老师。有一天我给谢主任说:“老师,不好意思,周六我还要打扰您!”,“没事儿,防疫期间,我是全天候的!”那一刻,我哽咽了。22次电话,200余次工作汇报,我和谢老师的联系记录,大概就是这次工作的“战绩”。

朋友圈文案,是志愿者对祖国最好的表白

2月3日,受信阳市心理学会会长邀请,我与他联合成立“河南应对疫情心理援助服务团”。

为了将工作落实到位,有些志愿者也算是“用心良苦”,我记得志愿者们“紧密联系群众”发动亲戚积极宣传,其中志愿吴梦瑶私聊朋友、邻居,当我看到她的朋友截图时,仿佛也看到了钟院士的微笑,想起了梁启超先生的“少年强,则国强!”

作为服务团副总指挥的我也开始走访村落,春节疫情排查期间,来到邻居孔令强大哥家,70岁的老大哥拿着两个50元纸币,硬塞给我“国家给我低保,给我安排工作,咱不能光吃国家的,关键时候,咱得给国家献献爱心,我不知道咋捐,你是大学生哩,你会上网,你帮我捐了。”再三推辞不下,我只好接过一张。考虑到老人情况特殊,我自掏腰包,以“一个受国家资助的环卫工人”的名义,给武汉市慈善总会捐赠了200元。“国家有难,一个70岁的老人都能想到奉献爱心,我这大学生呢,更应该做行动派。”

东方今报记者付雨涵在《猛犸新闻》上报道后,志愿者们表示:“学长和爷爷都是好人......我们向您们学习,祖国,加油!......我们叫河南人!”后期受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朱桂琴教授委托,将朱院长的800元救助金在村长的陪同下如数转交!

看到信阳市心理学会给师院发来感谢信,看到其他高校志愿者发朋友圈羡慕别人家的学校--信阳师范大学!看到受助人员朋友圈感慨“师院精神”。我弯弯的后背像是被人托起!虽然我们不是医护人员,不能奔赴一线救人,但可以坚守心理一线医心。“这是我在疫情面前,唯一能做的一点小事。”目前,这个志愿者组织,已经有全国12省76所高校1308名大学生加入,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疏导,9000余人受益,90后们正在用实际行动温暖你我。截止目前我们的工作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网》、《中国城市经济网》、《人民法制网》、《东方今报—猛犸新闻》等国家级、省级权威媒体专项报道16次。

你们尽管“疫”线专心支援、孩子老人交给我们!

新冠疫情当前,信阳的安危牵动着信阳师范学院每位学子的心,责任和使命驱动着我们一定要做些事。学校对此高度重视,更是深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团中央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关于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的工作指引》和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等精神及有关要求,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校团委的指导下,教育科学学院党政积极广泛发动优秀学生干部,以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中的“一老一小”为重点对象,立足信阳,面向河南,开展“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希望一线英雄们尽管在“疫”线专心支援、孩子老人交给我们。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以及思想规范,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朱桂琴教授、校团委书记王建旭、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贵杰等老师专项做《志愿者培训报告》。

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团是河南省最早开始专项帮扶“一线家庭”的团队之一。我是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6级应用心理学班的班长,同时也是一名中共党员。我是受别人帮助,高中和大学才得以读书,所以在大学期间就一直热心公益。面对此次疫情,我们又建成了这支优良的志愿服务队,先后参与开展多项志愿服务活动。高度椎间盘突出在这几天关键时刻,不能“奥利给”。这段时间几乎无法坐着办公,全靠老爸“捶打”前几天领导问我时,我也只能微微笑笑:“虽然家里按摩的锤子已经坏了两个,但还有存货...不用担心!”

常务副团长葛亚铭是2016级学前教育班团支书,品学兼优、专注负责是她给大家留下的深刻印象。临近毕业的关键时期,她没有选择袖手旁观而是充分协调时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时刻不忘作为一名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参与两个志愿团身兼数职的她创建和加入了几十个群聊,手机从早到晚消息不断,但统筹协调,沟通管理,她绝不含糊。作为团队的主心骨和指南针,她用行动守护初心、践行使命,凭借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发着一份光和热,希望给一线工作人员的家庭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

娜菲莎是教育科学学院2019级新生,她是一名新疆女孩,担任志愿团办公室主任。虽然远在新疆,她的心却无时无刻不惦记着信阳。办公室这个部门工作冗杂且繁琐,她凡事亲力亲为,做好每一项工作,如同春风化雨,无声却有力量。她始终相信只要大家手拉手心连心,定能早日迎来春暖花开。

与此同时,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协同近500位优秀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快速行动,已为近百位家庭提供辅导帮助。为学生细心讲解,耐心可靠,每次都会向家长协调合适的时间给学生视频讲解,课程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不断给学生鼓励。每当群里发来需要帮助的学生基本信息时,下面总会出现一句话“我擅长,让我来。”每一位志愿者们用为师的仁爱之心和扎实的学识为一线工作人员的孩子保驾护航。

手机屏幕上不断闪现的,是志愿者耐心的教导,是来自家长和学生的肯定和赞许。在日夜兼程的努力过后,我们换来了家长们的信任,告诉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你们尽管“疫”线专心支援、孩子老人交给我们!

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感动,那些最辛苦的人儿们,依然向我们致谢。我想说:“感谢您们,是您们守护我们安全,您们更辛苦!我们是当代青年,又是师院学子,所以我们必将秉承“厚德崇实、善学敏行”校训、弘扬大别山精神,奋战“疫”线,不负老区人民所托。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虽未亲赴一线,但坚守“心理一线”,志愿者们用肩膀扛起社会责任,用志愿服务的星火燃起燎原之势。手握火种,尽己所能,让爱心释放更多力量。在志愿服务团队的帮助下,让人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重振战胜困难的决心,如果我们身边有天使,那一定是他们的样子,同气连枝,共盼春来,我们一定会赢,因为我们这代人对胜利不陌生!

我战“疫”的33天里,有太多的师长和同学们给予帮助,万分感激,不再一一鸣谢。感谢一路上遇到的“战友”们!敬谢!

现已春暖,静等“回家”! 

(作品采自“在一起,师院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主题征文,作者系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班学生)

编辑:李春燕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