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桃李 立德树人守初心—— 访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瑞芳副教授

2021-10-29 09:56:12  陈哲妍 范思琳 罗元 樊雪杨 

博览群书,塑造高尚灵魂;循循善诱,不忘立德树人。治学,其业精于勤,功底扎实深厚;为师,其明朗豁达,话语如沐春风。身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教师,王瑞芳老师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修身律己的同时尽职尽责,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教学岗位上,用悉心和诚恳轻轻拨开青年学子成长道路上的重重迷雾,成为了铸就当代大学生品格、品味、品行的“精神塑造者”。

王瑞芳,女,汉族,河南省汝州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1987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哲学系,1987年7月到信阳师范学院工作至今。2002年9月至2003年6月在武汉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

曾参与完成河南省精品课程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建设,在《河南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等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15篇,参与学术性著作《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的部分章节的撰写工作。主持省级科研项目一项,厅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3项,获厅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3项。

坚定选择 砥志研思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一个人性情的发展与他接受的教育和从事的职业生涯有关,并影响他的终身成长。王瑞芳老师于1983年就读于郑州大学哲学系,谈及这门专业在心智塑造方面的影响,她表示哲学最大的益处便是教会人运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世间万物中,矛盾双方相生相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而以一种通明透彻的眼光捕捉事物的动态变化显得尤为重要。“从不同的视角看,发现的事物形态不同,意义也不同。从这一层面来讲,哲学实际是一门修身养性的人文科学。”王瑞芳如是说。

一腔爱,一支笔,一场教育旅行,从青春到天命。心归处,是教育。在几十年的教育事业中,王瑞芳始终怀有一个年轻的灵魂,一颗进取的心灵。当被问及进入教育行业的理由,王瑞芳说自己热爱读书,将书中内容对学生输出是一种专业认知不断优化的过程。对她而言,选择教书,便是选择了同明理与仁笃相伴。每每看到同学们青春有朝气的面孔,王瑞芳就身心愉悦。作为教师,积攒足够的知识储备是第一步。面对社会科学类著作中生僻晦涩的专业术语,王瑞芳通过研读文献资料、阅览注释解读等方式啃下它们,并加以消化巩固,带到课堂用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传授给学生。除了社科类资料,王瑞芳也爱阅读其他方面的名家著作。其中,杨绛先生的作品尤为她青睐。王瑞芳眼中的杨绛,耿直却富有悲天悯人之情怀,她的代表作《老王》《干校六记》,是触及王瑞芳灵魂的经典。“《干校六记》叙述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杨、钱夫妇等人被下放到息县、明港干校的生活过程,这是关于信阳历史的一段记忆,知识分子的忧苦含而不露;《老王》中的主角是个实实在在以劳动为生计的卑微之人,杨先生在跟他接触时却完全没有书香子弟的高高在上,相反,她同情、关心这个不幸者,与底层人民的苦难深深地融为一体。”杨绛先生历经乱世,看尽人间百态,却始终怀着平和从容的心境,优雅简朴地度过了一生。熏陶教化,沐仁浴义,这种榜样的力量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王瑞芳的修为品格。她从其中汲取精华,并传授给莘莘学子,帮助他们树立起清晰明朗的生活姿态。

情系教育 春风化雨

木铎之心,素履以往,霁月光风,不萦于怀。教学方面,王瑞芳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她时常以“举手加分”的方式鼓励大家踊跃发言,引导学生学思结合。不同于传统思政课的严肃拘谨,王瑞芳的课堂生气勃勃,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充满了思辨性。《中西方文化差异》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其目的是以西方文明为镜子观照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中华文明发展。课堂上,同学们积极追寻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环境下的文化礼仪,热衷探索克里特岛上流传盛行的爱琴海故事背后蕴藏的深刻含义,主动比较中西方古今文明的异同之处,由此碰撞出的思维火花随处可见。对于《西方哲学史》课程需要掌握的艰涩生僻的术语词汇和枯燥难懂的理论内容,王瑞芳通过放映漫画、联系日常等方式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地讲解。幻灯片上一张张图表,一部部故事短片,犹如打通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礼记》有言:“师者,教之以事而喻之德也。”王瑞芳坚持立德树人,认为思政教育是一种充满情怀、塑造灵魂的伟大工程,哲学不是单调乏味的理论灌输,而是有温度有力量的真理引领。课堂之外,王瑞芳关爱学生,指引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运行。采访中,王瑞芳向记者叙述了这么一件事:那是2014年的一个夜晚,当时已将近10点。她接到消息,一个学生在学校东门外开的店因经营不善倒闭了,该同学当时情绪较为低落,需要接受心灵开导。由于种种情况,王瑞芳没能第一时间赶过去,但事后她找该同学单独谈话时便告诉她这是一种挫折教育,自主创业意味着风险也意味着更多可能性,而稳定的职业意味着一眼望到头却也意味着经济来源稳固可靠。那次谈话他这位同学受益匪浅,在王瑞芳的谆谆教导下,她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王亚苹告诉记者:“王老师为人和蔼可亲,对待学生宽严并济。”令她记忆深刻的是在毕业之后面对读研和工作的艰难抉择时,王老师始终与她保持联系,为她指点迷津。这一温暖的举动使王亚苹备受感动,而王瑞芳传输的价值引导就好似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

康德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仰望终生———一是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的道德律令。”星空因其寥廓深邃,令人仰望敬畏;道德因其庄严圣洁,值得一生坚守。面对如今功利实用主义盛行、各行各业内卷化严重的现象,王瑞芳表现出了对当代人孤独疲惫的同情以及对高尚品德被架空的担忧。她希望人们可以看淡利弊得失,放下输赢;社会能够注重人文关怀,在某些领域弱化以量评人的严苛机制,减小恶性竞争对失败者的伤害,重新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崇高道德的美好期待。

纯粹质朴 静水流深

育人者,必先修己也。作家林语堂说过:“生活的智慧在于滤除那些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享受生活、文化与自然的乐趣。”此种境界的修炼,又岂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做得到。随着岁月的沉淀,王瑞芳对世事的理解更加通透。她少有私心杂念,将生活过得简单而纯粹。闲暇时光,王瑞芳热爱运动,喜欢与好友打乒乓球;她还爱好拍照,记录校园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美好……王瑞芳始终坚持健康的生活理念,名利淡然处之,困境乐观对之。她希望青年学子能够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将树立好的大目标分解为众多小目标,落实到生活每一处去实践。“多与长者智者交朋友,可以汲取营养,降低失败的风险;面对挫折不要惧怕,勇敢挺过去,明天太阳依旧升起,光明与希望同在!”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王瑞芳赠言道。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质朴的话语中饱含着她对学子们的亲切关怀。

心如止水,水止犹鉴,静水流深,止于至善。三十余年里,王老师秉持初心,持之以恒地耕耘在哲学探究的广袤土地上。她孜孜以求,笔耕不辍,深刻地诠释了为学、为人的真谛,于无声中为学子们构建起立德树人的榜样。

编辑:崔亦茹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