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宋争辉:让思政教育之花绽放在红土地上

2017-04-12 08:25:28  新闻中心  本站编辑 

编者按:4月12日,《河南日报》刊发校党委书记宋争辉署名文章,介绍我校如何利用新媒体阵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章梳理了我校将“一网、一博、一信、一厅、一盟”的“五个一平台”打造成育人阵地、交流阵地、服务阵地、引领阵地的经验做法。现予以转载。

精心打造信阳师院新媒体“五个一平台”

让思政教育之花绽放在红土地上(《河南日报》2017年4月12日)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近年来,信阳师范学院适应网络新媒体和社会舆论环境的新变化,高度重视新媒体技术在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形象提升、服务师生等方面的作用发挥,积极打造“一网、一博、一信、一厅、一盟”(校园网、学校微博、学校微信、微博发布厅、新媒体联盟)新媒体平台,加快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步伐,发挥新媒体优势,始终坚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使命,围绕线上线下两个舆论场,强化用户为首、内容为王的工作思路,不媚俗、不低俗、不跟风,抓实话语权、抓住主动权、抓紧引导权,狠抓新媒体的内容建设,坚持发展的理念、引导的理念、平等的理念、服务的理念,打造思想交流的阵地、特色服务的阵地、活动组织的阵地、价值引领的阵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育人阵地。学校早在2013年就组建了新媒体运营团队,出台了加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设与管理等规章制度,开通以学校官方微博、微信为龙头的校园“双微”矩阵,秉承“用户为首、内容为王、创意为上、影响为正、体验为先、上下互动”的理念,采取“依靠一批人,团结一批人,影响一批人”的运营方式,学校官方微博主动发挥引领作用,注重策划,推出的“一天”系列阅读量达300余万次,推出的典型人物被河南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广泛报道;微博、微信策划的“寻找最美班长”“骑摩托车家访的老师”“校长给新生的一封信”活动受到了新华网、人民网和网易、新浪等媒体关注,阅读量达到200万次。

交流阵地。与学校定期召开的校领导接待日活动相对应,学校官方微博、微信线上倾听学生和教师关于教学、生活、思想等方面的问题,线下反馈给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注重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开设微博矩阵,运用私信等互动手段,为师生提供学习、生活等服务,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单独的咨询、指导和帮助,实施个性教育,解决思想问题。积极培育以知名教授、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优秀团干等为代表的校园“意见领袖”,引导师生积极参与核心价值教育和主流文化引导活动。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导权、主动权。通过新媒体,随时掌握师生的思想动向,以师生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方式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服务阵地。为适应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新媒体的特点和规律,学校加强校园原创文化产品的建设,深入挖掘校园明星、自强之星等身边人物的先进事迹,在微博微信上都保持着不少于10万人次每条的阅读量,成为校园文化的新亮点。学校合理规划,系统化布局,建设了河南省第一家新媒体联盟,努力实现从单向传播向多方互动转变,从文字、图片为主向音频、视频兼顾转变,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新媒体运营团队摄影工作室、视频工作室、花田影视工作室等一批特色网络文化工作室,不仅为学生原创摄影、微电影、微音乐、微课堂等作品提供平台,也成为引领校园文化的主力军。

引领阵地。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五个一平台”探索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既不生硬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不让学生死记硬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条文,而是另辟蹊径,要求每一位学生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选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组词中的1组词为主题词,深入挖掘素材,以文字、图片、视频等为反映形式,缅怀历史,激发爱国热情;立足实际,学习身边典型;展望未来,畅谈理想信念。利用课前十分钟,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抒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寓教于“微”,把其中精彩的部分编成微信、微博,剪辑制作成“微课”“微电影”,走进思政课堂,走进社团,走进宿舍,并利用校园网络、公共微信平台、手机短信、校园视频等,广为传播,让师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和熏陶,增进价值认同,凝聚价值共识。在此基础上,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微课大赛、微电影大赛,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知行合一。

  信阳师范学院新媒体“五个一平台”的递进式发展奏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美妙乐章,见证了学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的发展历程。为进一步适应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舆论环境的新变化,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制度建设,用好微平台,做强微服务,凝聚微力量,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编辑:朱慧花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