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预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学术预告三则

2025年09月25日 16:08 

报告题目1“AI+医疗”创新研究

报告人:汪祖民

报告时间:9月26日16:00-18:00

报告地点:计算机楼107教室

报告摘要:本报告在简要介绍数字医疗发展的基础上,主要介绍本人及团队围绕“AI+医疗”科研的进展与感想,展示了AI及物联网技术在心脏病、帕金森病、步态等领域的研究应用情况,也展示了现代微波热疗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报告人简介:汪祖民,博士,教授,博导,大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大连市智慧医疗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部与教育部等部门的项目、学科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为智慧医疗。近年来,主持各类科研项目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5项、PCT专利2项,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报告题目2长短期知识协同驱动的视觉持续感知

报告人:周嘉欢

报告时间:9月28日 9:00-10:30

报告地点:计算机楼107教室

报告摘要:本报告聚焦长短期知识协同驱动的视觉持续感知方法,将介绍我们最新发表于TPAMI 2025、ICCV 2025、ICML 2025、ICLR 2025、CVPR 2025等工作及其实际应用。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针对短期知识难获取的挑战,讨论跨样本鉴别性知识挖掘等方法;(2)针对长期知识难巩固的挑战,讨论冲突知识选择性巩固等方法;(3)针对长短期知识难协同的挑战,讨论长短期知识对齐等方法。

报告人简介:周嘉欢,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研究员、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北京大学小米博雅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多模态学习、机器学习等,已发表Nature子刊、CCF-A和IEEE Trans论文六十余篇。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某基础加强技术领域基金、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多项校企合作项目等。曾获北京大学青教赛(理工科)二等奖(2024年)、北京大学青教赛(理工科)最受学生欢迎奖(2024年)、北京大学“杨芙清-王阳元院士奖教金优等奖”(2025年)。

报告题目3具身工业智能系统与装备及其应用

报告人:姜晓恒

报告时间:9月28日 10:40-12:10

报告地点:计算机楼107教室

报告摘要:本报告系统介绍智能集群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工业智能系统与装备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产业化成果。内容包含人形机器人及其在保障作业、焊接作业、码垛等特种与民用场景的应用,无人机及其在应急消防与低空安防中的应用,智能终端及其在工业质检装备、预测性维护系统等场景中的应用。本报告展现了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产品研制与产业融合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与成功实践范例。

报告人简介:姜晓恒,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河南省优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多模态智能系统等,先后主持国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在TNNLS、TMM、CVPR、AAAI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研制一批相关关键算法库与软件、重要原型系统,研究成果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成果一等奖等奖励。

编辑/初审:李春燕 复审:韩志宏 终审:张楠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