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吴圣刚教授|探索他与书籍的故事!

2023-06-30 16:10:40 

吴圣刚,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信阳师范学院校报编辑部副主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文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他是学校博士培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负责人,文艺学科带头人。他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他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1项,河南省科研项目8项,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厅局级科研项目5项;出版著作3部,主编《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23卷;在《文艺争鸣》《南方文坛》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22篇次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新闻与传播》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或摘录;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获得厅级成果奖多项。2009年,他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

坚持不懈,砥砺深耕,他葆有初心畅游书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承担责任筑梦育人;行稳致远,久久为功,他孜孜不倦投身研究。他就是——文学院的吴圣刚老师。

书山有路,心无旁骛勤攀登

书籍就像一盏明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对吴圣刚而言,书籍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他说道:“我小时候在农村,大家并不是很重视读书与学习。正是因为热爱阅读,我才能在学习中坚持下去。”在分享自己的启蒙书籍时,吴圣刚满眼笑意地陷入了回忆,那是一本在六七十年代农村家家都有的《毛泽东语录》。小孩子们在刚识字时就会去阅读那本薄薄的语录,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吴圣刚在很早的时候就懂得了很多道理。书籍在吴圣刚的生活中并不只是一种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像是一盏神灯,指引他不断追求世界的真相。

 

 

在信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读书时,吴圣刚真正接触到了更全面丰富的书籍。古今中外的思想,琳琅满目的书籍在他的大学里占据了不小的位置,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有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作者用十三篇文章介绍了华夏民族的文化,娓娓道来了数千年文化典籍的精粹。吴圣刚表示,这其中的经典对他而言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在以后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读书的种类,之后他开始拜读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等名著。

在当时,这些书注解不多,都是装订成小册子,与现在各式各样的精装注解版书籍相比已是十分简易,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册子,承载了老一辈学者对于文化和知识的敬畏,蕴含着他们对书籍的热忱之情。

谈及阅读时的习惯,吴圣刚表示自己喜欢写笔记,读书如不及时做笔记,犹如雨落大海没有踪迹。在没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代,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就是记录下读者和作者思想碰撞的最好方式。在查阅资料极其不方便的年代,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就是最好的助手。除此之外,他还会记一些卡片,方便回顾那些知识。

现在为了方便阅读和保存文字,更多同学会选择阅读电子书籍。吴圣刚表示,电子书籍确实很方便,他推荐学生借助电子书籍阅读一些更加厚重的文字而不是那些泡沫性的内容,不能被快餐式文化淹没在历史洪流里。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不但历久弥新,而且常读常新。有深度的文字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都会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段让人再次回味起来依旧觉得没有过时。

“阅读是一种心情需要,应该伴随人的一生,所以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会随着年龄、阅历、生活境况的不同,变换着自己的阅读趣味。”人生阶段不同,阅读的感受与书目也有所不同。

吴圣刚在学生阶段更侧重于本专业的内容,而在成为教师后他更多地会根据喜好选择阅读的书籍,读的书也越来越多,涉及到的方面也愈来愈宽。他讲道:“我走上了专业道路后,虽然阅读书籍的种类非常丰富,但在选择阅读书目时,大多还是会与从事的专业有着密切联系。”阅读的魅力或许也在于能将那些曾经学习的内容转化成一个人内心深厚的底蕴,在之后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于不经意间流露。

《人民日报》写道:“书是盾牌,困顿时能抵挡浮躁诱惑;书是武器,沮丧时能抵抗艰难坎坷;书也是阶梯,一个人人生的高度,就是他脚下书本的厚度。”阅读在我们的人生不同阶段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长路漫漫,吴圣刚从未放弃阅读,他的经历如同在攀登一座山峰,途中遇到了不同的指路人,而如今他也成为了别人的指引者。

致力教育,携学子书香满园

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教师这个角色是同学们在学习和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在谈及教育理念时,吴圣刚讲道:“我的教育理念就是把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完整地传达给学生。”真诚可以有效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传授教学内容时同样如此。而在课堂之外,吴圣刚认为作为学生一定要把书读好,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老师的帮扶同样也是有限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

“读书,让我们心灵有温度,乐于感知世事百态;读书,让我们生活有情趣,善于从细小发现美好,不会因现实的琐碎而放弃思考。”吴圣刚建议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读些书,首先以专业为主,在读好本专业的基础上,他也鼓励学生能够拓展知识面,多多阅读其他种类的书目,触类旁通。讲到推荐的书籍时,他提到:“文学可以滋养人,哲学可以提高思维和认知高度,历史则是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些书籍值得推荐给所有大学生。”为了方便同学们阅读,文学院在人文楼设立了流动书吧,吴圣刚积极参与书籍编撰,细心校对,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更优秀的思考源泉。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信阳师范学院读书期间,吴圣刚参与信阳师院报编撰,而后在校任职期间,也接触到校报编辑工作。在文学部编辑校报时会遇到一些写稿的学生向他请教问题,他也总是悉心解答,与学生成为了朋友。即使现在已经退休,他也会收到很多过去向他请教过的学生的问候。

学生在经过教师的一系列引导后能够进步、成长和进一步地深造,于师生双方而言,这些经历对他们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教育就是这样一步步传承,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一代人,让每一个学生的灵魂得到成长。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吴圣刚以专业精神引领学生,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教学艺术激活学生,用毕生所学践行着他的教育理念。

潜心研究,秉坚持学深悟透

文学和文化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含义却截然不同。吴圣刚感慨道:“我做研究最大的自豪就是打通了文化和自己所从事的文学工作之间的联系,从文化的角度理解文学,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待文化。”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空袋子难以自立。”如果没有深厚的内涵,是无法做出深刻的研究的。在研究文学与当代中国文化的道路上,吴圣刚不断地读书和积累,他认为读书不仅是专业需要,也能让人们去思考更深刻的问题。吴圣刚谈道:“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科研成果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这需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兀兀年华,艰难险阻是不会少的,但困难时坚持初心,并不断奋之前行,是吴圣刚研究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抹靓丽底色。

《道德经》中有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繁难复杂的事,都是由一点一滴累积而成;千头万绪的事,都是由一丝一缕积聚而成。从教多年,无论做什么工作,吴圣刚一直坚持读书、思考、积累并去做学术研究。吴圣刚曾在二月河“落霞系列”历史小说与《红楼梦》互文研究中表示,“落霞系列”历史小说的叙事方式、结构方式、人物形象塑造、语言的组织运用等方面,与《红楼梦》存在着广泛的内在联系。吴圣刚进一步指出它们的关联:“《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为贾府的败落感到凄凉、伤感、惋惜。二月河在创作落霞系列三部曲时,同样也饱含这种情感,为康熙、雍正、乾隆之后的清朝末年衰败感到悲伤。”这些看似简单的文章,耗费了他巨大的心血,细小之处的关联背后,更体现了吴圣刚长期积累的深厚文化底蕴。

知识如金矿,挖之愈深,得之愈多;知识如登山,攀之愈高,望之愈远。一篇好的论文不仅需要广博的知识范围,更需要作者本身的文化积淀。吴圣刚不仅阅读自己所研究专业方面的书籍,更是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等多方面来开拓视野。他娓娓谈道:“不同种类的书籍是打开不同世界的钥匙,读哲学,历史等书籍可以带我们领略不同的思想智慧,感受与众不同的魅力。”吴圣刚也说道,广博的知识范围是论文灵感的来源。在撰写论文前,首先要多读书,然后在读书中思考,产生自己的一些想法。最后,以论文的形式将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正是因为吴圣刚博览群书,才能激发灵感,在笔下迸发出一个个光辉的文字,凝聚思想,以此提供指引。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在辅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寻找灵感,吴圣刚联系了好友李佩甫,与学生一同和李佩甫先生进行了将近三个小时的交谈,了解李佩甫先生的作品以及其在平原叙事的前后创作过程等等,为学生提供了极大帮助。遍地蕙兰思化雨,满园桃李谢春风。吴圣刚以身作则,对学生谆谆教诲,努力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吴圣刚行走于书目之间,领略书籍魅力,始于兴趣,成于热爱;遍地蕙兰思化雨,满园桃李谢春风。吴圣刚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无私奉献,潜心育人;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吴圣刚坚持行走在研究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求取知识,持之以恒,不改初心。人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在读书的道路上,他不断探索着自我与世界,并为我们带来更加深刻独到的灵思。

编辑:李春燕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