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声】心向往之 行必将至——外国语学院王艳丽的逐梦之旅

2019-06-04 10:45:21  新闻中心  董瑞洁 崔琪琪 

心向往之 行必将至

——外国语学院王艳丽的逐梦之旅 

111111.jpg

王艳丽是我校外国语学院2015级英语专业的学生,在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被重庆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回首自己的考研经历,她谦虚地说:“我只是比较幸运罢了。”

心中有梦 勇敢逐之

每位毕业生都会面临“考研”还是“就业”的难题,而王艳丽在进入大学之初就树立了考研这一目标。她说:“高考时我发挥不理想,考了495分,没能考进我的心仪大学,而我心态又不稳,复读对我来说太冒险了。老师也不鼓励我复读,说以后再考研一样有机会,从那时起我就决定要考研。”
  进入大三下学期王艳丽就开始选择考研的学校。她询问了上一届考研成功的同系学姐,又在考研贴吧上看了历届考研成功的案例,经过系统分析和认真筛选,王艳丽报考了全国排名第33位的重庆大学。
  在确定好学校后,王艳丽便开始紧锣密鼓地进入备考状态,先在网上找到重庆大学考研真题,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取长补短,在不耽误期末考试的情况下制定学习计划。暑假期间,王艳丽申请留校,顶着炎炎酷暑,正式踏上备考征程。“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单词量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难掌握的。都说背单词就像交朋友,只有天天见才能记得住。我每天早上都会背两个小时的GRE单词,每次大概背5、6页,然后重复背大概一周时间,记得牢能运用。后来是攻克政治难题,政治是全国统考科目,资料并不难找,把每一道题吃透才是得分的关键。”回忆起备考过程,王艳丽如是说。

突破自我 展望未来

英语专业考研,翻译、写作是必不可少的,而翻译是王艳丽的弱项。“刚开始翻译出的句子简直‘不堪入目’。”王艳丽这样评判她的翻译水平。正所谓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王艳丽在面对弱势科目的时候,迎难而上,全力攻克。她向学姐学习翻译方法,从单词释义着手,查看每一个单词的用法,以及在语境中所延伸出来的意义,再从句子构成上分析,对比中英文语序,翻译出最恰当的译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初试时,翻译这一科目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好成绩。
  考研也是对心态的一种考验,从暑假备考到年末初试的这近200天的日子,每当压力大,想放弃的时候,王艳丽总会约上几个好友一起逛街,缓解压力,第二天又元气满满地投入备考中。“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用来形容这个姑娘再合适不过了!
  “考研是一条很长的‘战线’,不走到终点是得不到成果的,也没人知道结果会如何。这就要求考研人要有足够的定力与决心,持之以恒,切忌胡思乱想,不要被外界的环境所干扰”。这是王艳丽的体会,也是她努力的写照。

综合发展 点亮人生

优秀的人身上从来都不只有一个闪光点。王艳丽从入学以来一直是班上的佼佼者,同学眼中的“学霸”。从大一到大三,成绩每年都是班级里的第一名,各种奖学金也尽入囊中。身为预备党员的她,一心为同学服务,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同学。同寝室的室友黄旭丹说:“艳丽性格非常不错,在班里跟同学关系都挺好。在学习上,大家有什么问题也都愿意找她帮忙,期末考试前,艳丽还会带着我们几个一起复习,我们都考得很不错。”
  王艳丽还担任了学生会就业服务部部长一职,从大一到大三,一直兢兢业业,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在学生会,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以外东西,让我不再是像高中那样是个只会读书学习的人,认识了优秀的学长学姐,结识了很多令我敬佩的人。”回忆起这段经历,王艳丽充满感慨地说道。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问及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时,王艳丽说,她的下一个目标是考四川大学的博士,将来做一名大学老师。幸运是努力者的谦词,期待更多的师院学子如王艳丽一样放飞梦想,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来源:《信阳师院报》第536期,点击标题可以查看原文链接

编辑:王哲谦 / 初审:李春燕 复审:韩志宏 终核:丁少锋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